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零七十章 病入膏肓

國內有很多車展,但如果說最大和最有知名度的,只有申城車展。因為這裡能賣出去豪車,天價豪車,申城一直被人說成是富人的歡樂場,但要看富豪榜上的富豪佔比數,帝都有錢人多,這個沒錯,因為帝都的龍頭公司多。

可申城的隱形富豪比帝都多不少,這裡就牽扯一個外籍人士還有華人,華裔這些了,有的人確實一直在國內,但國籍早就轉出去了,所以這個沒法歸納到國內的富豪榜上。

所以申城的富豪很少在富豪榜上,其他富豪榜也沒這群人,因為他們的資金很分散,財富沒法具體統計,除非自己說出來。

之前提過,帝都有錢人多,但基本不在帝都,而是跑到申城,主要是帝都那是臥虎藏龍之地,要是惹到大麻煩就壞了,而申城是不一樣了,在這裡大家都知道不想撕破臉,即使惹到事了,大家都有個迂迴空間,不用牽扯那麼多人。

裡面的道道很多,總之,高消費,國內只有申城可以做到紙醉金迷和天價消費,這裡很多私房菜一頓飯可以吃幾十上百萬,你在其他地方基本看不到。

這也是為什麼像小王這群富家子弟常年在申城遊走,這裡好玩啊,樂子多啊,國際大都市啊,有錢就行了,有錢人的天堂啊。

這群人如果在帝都,說不定汽車喇叭多按幾聲惹人煩了,可能就惹來大麻煩了。

帝都是個神奇的地方,底層過去無所顧忌,反而層級越高的人在那裡越被束縛住了,所以這批人都跑申城了。

申城這裡好像是釋放這群人能量的地方,所以他們會在這裡盡情的釋放揮霍。

例如申城的車展,可以賣出去幾千萬一輛的車,這類的車在其他區域很難賣出去,更別說像S600這類的,在這裡都是團購的車,不算什麼豪車。

因為申城還有個先天優勢,那就是有浙省和蘇省的加持,這兩個地方的富豪加起來非常的多,這兩個區域是國內民營企業最多的地方。

民營企業的老闆們愛面子,愛豪車,所以早期的申城車展只要出賓士S系和寶馬7系就是被秒空,預定一年也有人等,車子溢價也是從這裡開始的,加錢給我速度快點,還有一點很重要,他們在申城買車主要為了售後方便。

早期這些豪車,乃至現在,你買回去一輛豪車,除了帝都和申城外可能是沒法提供售後維修的,只能到帝都,申城這些地方有售後點,所以為了售後服務,江浙老闆們也是首選申城的。

前些年老闆們喜歡賓士寶馬,那時候勞斯萊斯在國內還沒這麼火,不是他們買不起,而是怕別人不認,後來賓利和勞斯萊斯在國內認可度高了,而且排面比賓士S和寶馬7系高了,老闆們就團購勞斯萊斯和賓利了。

勞斯萊斯和賓利最多的地區就蘇南和浙北了,而老闆們的子女喜歡買的就超跑了,蘭博基尼,法拉利,保時捷這些,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車評人基本集中搬遷到江浙滬了,就借車方便,這裡有所有的豪車,只要這地球上有的車,這裡基本都有,車評人就在這裡借車拍,超過千萬級的豪車,租車公司基本沒有,都是朋友之間互相借拍攝。

申城的車展也因為這些金主才立足了國內車展一哥的位置,趙明陽在展廳中行走著,他來這裡主要是為了團購的,也是為了拍影片用的。

趙明陽的直播公司旗下已經有測評這一塊了,包括數碼測評部門精細劃分到電腦,手機,相機等多領域,還有就是車評這一塊了。

這次來展會的好多車評人都是趙明陽公司安排過來的,車評人這時期想要流量太簡單了,只要拍豪車就行了,這些是普通人一輩子得不到的,但讓他們詳細看到,透過影片展示,就能獲得流量。

車評人主要的工作不是車評,而是幫廠家宣傳賺取宣傳費,流量越高,賺取的費用越高,高知名度的一個宣傳價值五六十萬。

當然,車評人分為兩類,一類誇車賺取廠家的宣傳費,一類噴車,賺取粉絲的流量去接其他的產品賺取宣傳費,總之,趙明陽是準備兩波了,看起來兩波人不是一波人,其實都是一個公司的,無非粉絲會認為他們不合,這樣就有流量了。

反正只要粉絲足夠,錢就來了,但前提是要有車拍,趙明陽可以找來很多車給那些車評人拍,但還得買不少車回去,因為趙明陽還要做第三方的產業,那就是碰撞測試。

碰撞測試這一塊,趙明陽要自己花錢買車,報廢了就算了,目前很多碰撞測試都是國外在做,國內做的不多,而且都是固定車型,沒法做到實時更新。

趙明陽為什麼要做一個這個機構?其實很簡單,他還是為吉豐汽車做鋪墊,為未來的汽車配件做準備,車評人趙明陽有了,如果在趙明陽這裡採購汽車配件,免費送汽車測評營銷。

新時代,媒體發聲埠從傳統紙媒轉到了移動端,轉到了網際網路,各家比拼的就是營銷了。

一個文案可以讓一個垃圾變廢為寶人人瘋搶,高價低配也不礙事,只要你能讓人買就行了。

這和過去的站街吆喝沒區別,只是變成集中一個區域吆喝了,這些車評人之類的就是一個宣傳口,他們就像過去站在櫃檯前的推銷員。

趙明陽要做網際網路最大的商場,所有產品都得在他這個商場裡賣貨,如果你不採購我的配件,我就能黑死你,讓你東西賣不出去。

但是有車評人這類還是不夠,因為普通人購買價值不菲的東西時候,自主思考的時間就多了,會變得相對理智了,所以趙明陽要給他們一個專業的引導。

碰撞測試,那就可以做了,趙明陽只要把他的碰撞測試做到人氣最高,關注度最高,那麼他就成了權威了。

之後各家如果不採購他的配件,不用他的產品,他就給對方上碰撞測試,找同級別最硬核的選手和對方的車碰撞,讓對方必敗無疑,口碑崩塌,影響銷量,如果買趙明陽的配件,採購量大,找個弱雞對手讓對方品牌的車展現下實力,秀下肌肉,展現下硬實力。

當然,趙明陽最怕的是自己的車被其他的對手黑,所以他要把最權威的東西抓在手裡,提前準備這個,萬一被人抓在手裡了,那就比較坑了。

未來就是輿論戰,各家互相拆臺,比拼營銷能力,營銷能力強可以給自己產品加分,也可以帶節奏黑對家產品。

這次採購,趙明陽準備從十萬以內到三十萬以內的家用車採購,大概採購五十臺車,拿回去就開始測試,前期肯定是最客觀的,為了流量,後期什麼的再說。

趙明陽非常清楚,任何媒體相關測評的,沒有中立一說,也別想著真的為消費者好,和消費者是一起的。

這群人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如果一個測評人看似客觀的在批評一款產品,只有兩種可能,沒拿到對方的宣傳費,另一種就是拿到對家的宣傳費黑對方了。

未來大部分消費者的選擇權基本沒了,都被演算法和營銷引導去買一個自己不一定適合的東西,大部門消費者也都在跟著媒體的風向走。

這就是網際網路經濟對於消費者的傷害,如果消費者去線下購買產品,或者看一下,就能選擇自己合適的,因為可以看得見摸得著,親自體驗,然後再購買,網上是沒法做到這種,有的拆了就不讓退了,不像店裡有樣品,大部分網際網路上買到的東西,很多就是強買強賣了,使用了無法退,拆封了無法退,消費者只能一個人承受。

發達國家網際網路經濟比較早,後來開始迴歸傳統,就是消費者自己選擇的,原因很簡單,網際網路消費很容易進入負債狀態,口袋裡沒錢了,吃透了這一套,使用現金理性消費了。

趙明陽要把短影片這一塊能做的先提前佈置好,國內現在經濟一片大好,大家都有錢,習慣了一切看網上聽網上的,到時候他就躺著賺各家送來的宣傳費了,這個比什麼來錢都快,反正廠家也不虧,趙明陽也不虧,由消費者買單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