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陰陽五行、五運六氣……
細菌?病毒?微量元素?細胞?血液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淋巴系統……
男科、婦科、兒科……內科、外科……
杜子恭越看就越是震驚,不知不覺嘴巴就張大了。
如果說天人合一、陰陽五行這些他還能理解,那後面細菌、病毒什麼的就完全是在聽天書。
但這並不代表天人合一和陰陽五行帶給他的震撼不大,恰恰相反,真正讓他震驚的就是這套理論而不是後面的微量元素、病毒什麼的。
因為後者他完全不懂,更多的是覺得新鮮,當成故事來聽。前者他懂啊,正因為懂才震撼。
前世陰陽五行的中醫理論家喻戶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套理論實際上是直到建國之後才確立的。
建國之前,因為交通不便交流不暢,中醫並沒有一套統一的理論基礎,每一個地方的醫生都有一套自己的看病標準。
這就造成了一個尷尬的情況,同一個病人去不同的地方看病,很容易得出兩種不同的診斷結果,而且兩家說的貌似都有道理。
但這個病就是治不好。
原因就是缺乏一套統一的理論標準。
建國後國家組織了一大批專家,把全國各地的醫學理論基礎都拿到一起進行研究分析,最終才確立了統一的標準。
當然,這裡面也借鑑了很多西醫的精髓。
從那時候開始,病人不管去哪看病,診斷結果都差不多——除非出現誤診。
現在是一千七百年前的東晉時期,文易把這一套集各家之所長建立的中醫基礎理論拿出來,是劃時代的進步。
杜子恭雖然是五斗米教的教主,但同時也是一位名醫,他完全能理解這一套理論意味著什麼。
“文郎君,這……天人合一的理論可是真的?”
文易模稜兩可的道:“我不懂醫術所以不知道真假,杜教主是醫術大家,應當比我更清楚才對。”
杜子恭當然傾向於是真的,否則也不會這麼激動,但是……
“這本書裡所寫的知識似乎並不全面,不知道能不能請您詳細說一說?”
不知不覺間他已經用上了敬語。
文易搖搖頭道:“我所學並非醫術,只是聽人提到過一些,只記住了一些皮毛。”
這倒不是假話,上輩子他又不是醫學專業的,只是在網上看到過一些相關的文章大致知道有這麼回事兒。
天人合一的理論基礎他也只知道一些名詞,讓他具體說,他還真說不出來個所以然。
杜子恭眼睛一直盯著他,確信他說的不是假話非常的失望,不甘的道:“冒昧的問一句,您是在哪裡聽到的這些東西?”
文易道:“夢裡。”
杜子恭驚訝的道:“夢……夢裡?”
文易道:“對,夢裡。我的身份和經歷你肯定調查過,應該知道我就是個流民,沒有機會拜師學藝。我的這一身本領都是在夢裡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