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年輕人,雙方都有意結交的情況下很快就變得熟絡起來。
透過交談吳隱之才知道原來對方竟是車騎將軍祖逖的後人,驚喜之餘更是親近了幾分。
祖繼宗對吳隱之的才學也非常的敬佩,就簡單的講述了自家的經歷。
當年祖約造反失敗投靠趙國,石勒鄙夷他的為人,族誅祖家三百餘口。
這時候一個關鍵人物出現了,王安。
王安是羯族,曾經是祖逖的家奴。祖逖對他非常的優待,後來更是給他錢財放他離開。
他投奔石勒後成為一名將領。
後來石勒殺祖氏全族的時候他就奔走營救,一番操作之後帶走了只有十歲的幼子祖道重,為祖逖留下了一絲血脈。
祖道重就在王安的庇護下長大成人娶妻生子,等趙國滅亡才重新回到晉國。
晉國士族權貴的德行大家都知道,沒把祖家給滅了都燒高香了,別指望他們會優待祖道重一家。
靠著王安給的錢財以及祖父留下的一點人脈關係,勉強在晉國生存了下來。
祖繼宗就是祖道重的長子,小時候在趙國生活,長大後遷到晉國,嚐盡了人間冷暖。
知道自家在晉國永無出頭之日,就決定另謀出路。
聽說可以去唐國,就參加了考核,然後就登上了這艘船。
至於他口中的梁總管,自然是梁賢。
作為熟讀華夏簡史的人,梁賢很尊重祖逖這樣的大英雄,聽說他的後人要去唐國自然非常高興親自接待。
少年意氣,交朋友很多時候都是憑感覺,看的順眼友誼增加的很快,看不順眼一切休提。
吳隱之和祖繼宗就是前者,兩人很快就成了無話不談的摯友。
事實上兩人不論從學識還是性格都有很大差異,吳隱之學問深厚為人沉穩。祖繼宗性格跳脫,學問僅限於識字會背誦幾本經典。
沒辦法,祖約造反全族被滅,祖傳的學問什麼的全都丟了。因為從小跟著後趙將領王安長大,更擅長騎射。
就這樣格格不入的兩個人卻意外的合拍,等船靠岸他們已經成了至交好友,就差燒黃紙斬雞頭拜把子了。
站在甲板上,看著眼前龐大的碼頭眾人再次感到震撼。
太大太漂亮了。
最讓他們震撼的還是停靠在碼頭的船隊,這種五十米巨船居然有幾十艘之多,其它船隻更是數不勝數。
他們升起一個念頭,唐國的水師應當是當世無敵了。
這時有人提醒他們,下船時候小心點,別摔倒了。
一開始眾人還不解其意,當從船上下來踏上陸地的時候,忽然感覺天旋地轉,還多人都控制不住倒在地上。
吳隱之也差點摔倒,還好及時被祖繼宗給扶住。
眾人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陸地上的人驟一登船會覺得不適應,同樣的,在船上生活久了下船也會不不適應。
不過這種情況隨著航海次數的增多會慢慢習慣的。
等眾人慢慢適應了一些,正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梁賢從船上下來對祖繼宗道:“祖賢弟,這邊來,隨我去夢啟城。”
祖繼宗對吳隱之說道:“兄稍等片刻,我去和梁行走說上一聲。”
就見他走到梁賢身邊,如此這般的誇讚一番,總之就是把吳隱之誇的天上少有地上無雙。
梁賢並不完全相信他的話,但也知道他不是滿口胡言的人,能如此誇一個人必然有突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