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釜是扶南國主黎西醒的長子,也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以質子身份在唐國生活了六年。
剛開始聽說要當質子他很不樂意,但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想法就徹底變了。
唐國這邊的生活才是人過的日子。
而且唐國也沒有苛待他們,讓他們去學校學習各種華夏文化……瞭解越多他們就越驚歎於華夏文明的燦爛。
對於《華夏文明》一書把他們也列為華夏後裔的做法,非但沒有反感還倍感榮幸。
這其實是一句廢話。
說的謙虛點,就現在的時間節點,華夏文明是地球最先進最燦爛最強大的文明。
整個東亞都在華夏文化圈的籠罩之下,包括匈奴、羌、氐、鮮卑、高句麗等等皆以華夏後裔自居。
擁有華夏後裔的身份,對生活在這裡的族群來說是無與倫比的榮耀,怎麼可能會反感。
言歸正傳。
黎釜學習非常用心,也結交了不少官宦子弟,夢想著有一天用自己所學改造扶南。
文易要分封功臣的訊息他也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很羨慕,但心中也鬆了口氣。
為啥別人分封他心中要鬆口氣呢,這還要源於唐國的對外政策。
傳說中的倭奴國,據說擁有數百萬之眾,實力比扶南國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結果是什麼?
整個族群,男人或被殺或被當做奴隸,女人和孩子被掠奪。南洋諸多島嶼上的族群,也差不多都是這個下場。
扶南國是唯一的藩屬國。
在這種對外政策之下,這個‘唯一’就變得太顯眼了,黎釜生怕唐國哪天對他們動了刀子。
但現在分封功臣,諸侯國變多了,他們就變得正常了,他豈能不感到開心。
可還沒等他笑出聲,就看到了那副地圖。
中南半島被列為不封之地。
這對他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把這裡列為不封之地,扶南國怎麼辦?
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心中是何等惶恐可想而知。
這幾天他看誰都覺得可疑,生怕下一刻唐國軍隊就上門抓人了。
過了幾天情緒稍微平靜,他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採取主動。
反抗重回晉國懷抱,用晉國來對抗唐國?
如果他沒有在唐國生活過,沒有見識過唐軍的強大或許還會有這樣的想法。
可現在他親眼見過。
而且唐帝毫不掩飾的公開了自己的野心,要爭霸天下。連晉國都是他們的獵物,扶南國又算得了什麼?
如果唐軍打過來,他們將毫無還手之力。
重新逃回深山老林過東躲西藏的生活?
如果是六年前他會這樣做,可享受過奢華生活的他再也不願意受那樣的苦。
這些年在唐國的影響下,他們大批的吸引百姓來平原居住,建立村鎮開墾農田。
唐國還教會了他們耕種織布,派老師過去傳授他們學問,派醫生去教他們衛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