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明君難當,至死不悔
“固化了階層?”
“歷朝歷代的更迭莫不是如此?”
“不是因為天災人禍,不是因為敵人太強大嗎?”
各個位面的遺老遺少們,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管殺不管埋的葉昊不理這些,繼續推送自己的影片。
【咱們再來說說文化,看看洪武大帝的施政,是不是真的達到了他的預想而不是一廂情願。】
【後世的人們提起明朝,會想起什麼文豪呢?】
【主修《元史》的宋濂,被流放了;讀書種子方孝孺,被滅十族了;徐渭被關了七年,瘋了;解縉被埋入雪中,活活凍死了;唐寅,一輩子顛沛流離,終生不得入仕。】
【哦,還有我最喜歡的楊慎,就是BGM的詞作者,青年才俊,狀元及第,照樣被杖責罷官,謫戍雲南永昌衛,一輩子不得翻身。】
【就算是最能打的,文能提筆創心學、武能上馬平叛亂的王守仁,也曾經被貶到貴州龍場當了個小小的驛丞。】
【要不是他老人家命實在是太硬,估計早就餵了龍場的蚊子了。】
【別的?偉大的文學作品?偉大的文學家?】
【不知道!沒看見!找不著!】
【而造成這一後果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朱元璋的科舉,只考四書五經,還規定了格式,也就產生了重形式輕內容、臭名昭著的八股文的泛濫。】
【當每個讀書人都只鑽研四書五經,只挖空心思地琢磨怎麼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時,想寫出偉大的文學作品?想出現如李白、杜甫、蘇軾、柳永那般驚才絕豔的人物,下輩子吧!】
李隆基:“哈哈,這下知道我大唐的厲害了吧!但是,李白那個狂徒能代表我大唐嗎?還有就是,杜甫是誰?”
趙禎:“蘇軾還是有點文采的,柳永嘛?播主何故如此高看那個浮華浪子?”
朱厚熜:“朕還是那句話,什麼都是虛的,唯有仙丹可以常伴我左右!”
乾隆:“不是有什麼四大名著、明清小說的說法嗎?怎麼就不值一提了呢?播主,你這春秋筆法,玩得很溜啊!”
【至於經濟,朱元璋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還搞了華國曆史上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一次有組織有計劃的遷移行動,確實算是有一套了。】
【但是,你為毛要禁海啊?是不是跟張士誠打水仗打出心理陰影了?還是對不斷滋擾的倭寇給打怕了?】
【難道你關閉了海岸,倭寇就自動退走了嗎?】
【對於倭寇,那個骨子裡帶著原罪的民族,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送他們去見他們信奉的天照大神,並且永遠在大神那裡待著!】
【而正因為朱元璋得過且過、閉關自守的小農意識,對倭寇的不重視,才讓倭寇成為有明一朝始終難以解決的頑疾。】
【並最終讓那一小撮倭寇成為心腹大患,給華國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危機和災難!】
【最後,咱們再說說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的事情。】
【誠然,功臣裡面有壞人,殺幾個也可以。但你就不能學學趙匡胤,手段溫和一點,做人大度一點嗎?】
【再不濟,你學劉邦殺掉幾個刺頭,來個殺雞駭猴也行啊!為什麼非要殺得血流成河、人頭滾滾才開心呢?要知道,朱元璋僅在胡惟庸和藍玉兩個案子,就殺了足足四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