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深處,大內皇宮。
一處恢宏的宮殿裡。
一身常服的二皇子倚靠在長椅之上,閉目假寐。
那剛吃了江南一個閉門羹的官宦,在房前掃掉身上的風雪,又整理儀容後,才恭敬走進房裡。
二皇子又很嚴重的潔癖。
這一點他身邊的人皆是知曉。
那官宦一路小跑,跪伏在二皇子身前,將方才的情況一五一十如實稟報。
連江南的語氣神態,都無一絲遺漏。
聽罷,良久,二皇子才睜開眼。
“他未曾對你出手?”
官宦趕忙搖頭,“那位江繡衣雖把奴才趕了出來,但並未有出手傷人。”
二皇子嘆息一聲:“那可真是遺憾。”
官宦神色一變。
他原本以為二殿下是要拉攏江南。
卻萬萬沒想到二殿下竟然希望江南對自己出手?
不禁疑惑出聲,“殿下您……”
說到這兒,他才反應過來,趕緊掌嘴:“奴才多嘴!奴才多嘴!”
二殿下撇了他一眼,“無妨。”
“吉祥,你也跟了本宮多年了。”
“應當知曉本宮對劍廬的態度吧?”
聽到這裡,官宦猛然反應過來。
整個大夏朝廷對於劍廬的態度是有些微妙的。
由於劍廬和莫青山的存在,所以大夏在六大勢力中隱隱獨佔鰲頭,霸佔中州一境。
但也正因那劍廬有莫青山這樣的一品無上存在,大夏朝廷對劍廬的約束可以說幾乎沒有。
堪稱國中之國。
這樣的情況下,朝廷中自然有人對於劍廬極為不滿。
而二皇子便是其中最為激進的一批。
他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結合那位江侯爺劍廬劍首的身份,官宦吉祥自然也就猜到了二皇子對江南的態度。
“只要你未曾出言不遜,他敢對你出手,本宮便有把握讓他封侯之事化作泡影。”
二皇子目光冷冽,喃喃道:“我悠悠大夏朝,怎可讓一個劍廬出身的外人封侯?”
“只可惜,此人太過謹慎了些。”
二皇子幽幽一嘆,“罷了,只能再找機會了。”
官宦深深埋下頭去,不敢多說。
但心中已然知曉二皇子所想。
大夏朝廷上,無論封侯,還是升官。
從決策定下,到正式受封的期間,受封之人一般都會比平時更為謹慎。
因為這段時間雖無明文規定,但卻是潛規則意義上的“考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