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剛過。
茶水間便有人傳來訊息。
大繡衣讓江南去一趟府青閣。
“江兄,你不必太過擔心。”
“在大繡衣那兒,凡事兒都講個理字兒。”
“你若是有理,走遍天下也不怕。”
“大繡衣當年年輕時,做的怪事兒可比你多太多了。”
說到這裡,王淳允猛然打了一個哈欠。
他抬頭望望,告饒:“錯了,大繡衣,錯了!”
江南啞然失笑。
雖然大繡衣礙於大夏民意,無法隨時隨意監視大夏。
但若是有人提到他的名諱,還是有所感應的。
這便是一品存在神異之處的冰山一角。
府青閣。
小小的閣樓依舊清幽,周圍無人聲。
江南走進小樓,來到那座熟悉的書房。
大繡衣站在窗前,一動不動。
“見過大繡衣。”江南拱手行禮。
大繡衣轉過身,看著他道:“我在離開之前,便天人有感,隱隱有察,你會在京城內鬧出大事。”
“方作提前警醒,卻是也沒什麼作用。”
江南訕訕一笑,沒有接話。
不過聽大繡衣這語氣,卻是沒有責怪之意。
“還笑!”
大繡衣瞪了他一眼:“怎麼,將朝廷刑部侍郎斬首的感覺如何?”
江南張了張嘴,“按理來說,屬下應當捶胸頓足悔不當初,但實際上……還挺爽的。”
“……”
大繡衣眉頭一皺,“江南,你也自詡讀書人,怎麼能口出粗鄙之言?”
“應當說——意猶未盡。”
江南:“……”
這是重點?
大繡衣擺了擺手,道:“高監察已經把事情的經過告知於我,你……做得不錯。”
“當然,不是說你斬孫侍郎的行為。”
“而是讓書院,刑部,繡衣府三方見證,留下證據一事。”
“若是你只是斬了孫楚陽,死無對證,倒也是麻煩之事。”
“不過既然有了鐵證,倒也不懼那朝堂上袞袞諸公刁難了。”
說罷,大繡衣臉上露出一縷罕見的厲色,“嘖,趁我與陛下出行,爪子都伸到繡衣府來了,該殺!”
話音落下,江南只覺得頭皮發麻,渾身一冷。
不過片刻後,他卻發現大繡衣未曾提到皇帝的態度。
按理來說,既然大繡衣知曉了全部的事情經過。
自然也是曉得孫楚陽背後的主事者,乃是風頭正盛的二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