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那是……”
老儒生抬頭向前看去,發現最上面的一張紙才氣躍動,散發著金色的光芒。
“居然有這麼強的才氣躍動,莫非……”
老儒生心中隱隱有些猜測,對著那邊一招手,那張紙立即飛到了他的手裡,開始閱讀這首詩。
片刻之後,老儒生拍案而起:“好!好!好!”
老儒生忽然說了三個“好”字,頓時讓中年儒生臉色大驚,因為老儒生看中有文采的詩詞時,一般只說一個“好”字,現在卻連續說了三個,由此可見是有什麼重大發現。
“您老今天為何如此吃驚?”
“真沒想到,當今居然還有人能寫出鎮國詩來!”
“鎮國詩?”
中年儒生臉色一驚,立即拿過紙張來看,片刻後驚喜說道:“居然是一首出行詩!許多讀書人寫出行詩最多不過達府,而這名叫‘陸鳴’的讀書人寫出來的出行詩居然能夠達到鎮國,絕對是開了出行詩的先例了。”
老儒生說道:“是啊!我還以為寫這首詩的人應該是才子文位,沒想到居然是一名書生,此人將來必成大學士,甚至是儒生!”
“書生?”
中年儒生低頭一看簡介,果然上面正寫著陸鳴目前的文位,臉色又驚又喜:“居然還是天賜文位,真乃百年難遇的曠世奇才!老兄,這首詩一定要登上下個月的《聖道》!”
老儒生點點頭:“嗯,此詩不僅要上《聖道》,而且還是下個月的頭條。”
“頭條?了不起!真了不起!嘖嘖!出行詩上頭條,絕對是前無古人了!”
“這首出行詩語氣極大,很少有人會在出行詩中寫有自己的抱負,小小年紀居然有如此鴻鵠壯志,實在是難得。”
老儒生忽然間又無奈的搖了搖頭:“出行詩都能鎮國,哎……看來咱們都老了,果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呵呵……讀書人就是要不斷的進步嘛。”,中年儒生笑道。
……
兩天之後,府文院結束了招生期,正式開始上課。
府文院的課程有很多,《詩》、《書》、《禮》、《樂》、《易》還有《春秋》都是必修課程,而除此之外,還要精通五射,五射即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髮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
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
剡注,謂矢行之疾,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
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
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還有一門書法課,要求學生們將字練好。
有“書聖”之稱的王羲之借《蘭亭集序》封半聖,次於亞聖,所以自王羲之封聖之後,聖院就要求每一位讀書人都要修煉書法。
透過對書法的修煉,可以讓讀書人修心養性,而且每逢過年時,讀書人也都會有寫春聯的習慣,所以聖林大陸的讀書人都要寫得一手好字,不然就會被眾人恥笑。
書生之子王獻之自幼依缸習字,這個典故一直激勵著每一個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