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家大學士來到紹明府後,陸家家主請罪,並說明是在嚴家利誘威逼之下,才讓陸文傑冒認《笠翁對韻》的作者。
嚴家也急忙主動請罪,表示嚴衛東的確和陸文傑有所交往,並願意作出一些賠償,但矢口否認是他們指使陸文傑冒認《笠翁對韻》作者一事。
由於缺乏絕對的證據,前來調查的法家大學士並沒有動嚴家,而是直接懲罰了陸家,其一半家產充公,陸家家主判處五年徒刑。
紹明府眾多外地來的讀書人都揚眉吐氣,再也不怕被本地讀書人欺負了。
三月底,新任院君來到府文院上任,大家都稱他為“何院君”。
何院君上任不久,法家大學士就帶領隊伍回京覆命。
《笠翁對韻》一事震驚蘇州,但是很快就被平復下來。
四月初一,新一期的《聖道》釋出,陸鳴的《出行》鎮國詩登上頭條,各國讀書人在文榜上激烈的議論起來。
“好一首《出行》,以詩明志,抱負不小,此子是誰?怎能寫出如此鎮國詩來!”
“哼!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梁國書生怎會有如此鴻鵠壯志?不過是打了一個好名聲而已!”
“虛有其表,目中無人,居然能上《聖道》頭條,真不知道那些大儒是怎麼想的!”
“依在下之見,這個叫陸鳴的書生目光短淺,自以為是,難成氣候,此詩不論也罷!”
“善!”
紹明府文行部,眾多讀書人藉助何院君的官印接通七國文榜,看到上面的評論後紛紛大怒起來。
“什麼人啊這是!居然批評陸鎮國目光短淺,自以為是,這唐國的官員也太不會評論了!”
“說陸鳴寫這首詩只是為了一個好名聲?呸!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有本事讓他們的書生也寫一篇鎮國詩來!只呈口舌之利又算得了什麼本事!”
“何院君,趕緊回覆那個唐國讀書人,讓他知道咱們梁國的讀書人也不是好惹的!”
何院君是一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雖然年紀不大,卻是一位很有學問的翰林,由於和大家年紀差不了太多,彼此很快就熟悉了。
“別理會這些閒言碎語,陸鎮國都不在意,你們在意個什麼?”,何院君笑道。
“可是……可是……我們忍不下這口氣啊!”
“忍不住也要忍,不然怎麼能說是讀書人呢?文榜上另外六個國家的讀書人之所以言語攻擊,也不過是嫉妒梁國出了一首鎮國詩,他們只是為了尋找一個平衡感而已。”
“這個……說得好像也在理啊。”
幾位讀書人面面相覷,流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來。
此時,陸鳴還在教室裡看書,許多讀書人都來向他道喜,但是陸鳴對此卻毫不在意,僅僅只是微笑著答謝大家的祝賀。
“陸鎮國,你的《出行》上了《聖道》,也是為我們國家爭光了,但是在文榜上,有許多的外國官員卻言語攻擊你,你怎麼看?”
“他們是怎麼說的?”,陸鳴問道。
“他們說你目光短淺,虛有其表,只是為了博得一個名聲而已。”
“那就讓他們繼續說吧。”,陸鳴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