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墨緩緩說道:“梁國的陸解元對詩詞方面極有造詣,不如我們先讓他點評一下如何?”
許多讀書人立即看向陸鳴,面露期待之色,都很想聽陸鳴的見解。
“好吧,那我就稍微發表一下個人的拙見,請大家指正。”
陸鳴開始整理思緒,附近的讀書人立即閉上嘴巴,洗耳恭聽。
“小生看來,這首詩的第一句‘峨峨東嶽高’直接開門見山,語氣平平,但是後面的‘秀極衝青天’極為壯觀,描述泰山高聳入雲,直上青天,引人入勝。”
話音一落,許多讀書人仔細琢磨,果真具有如此的意境。
“第二句中,以‘巖中間虛宇’的‘間’作分隔解,表現天際空明,雲橫崖間的景色,而‘寂寞幽以玄’則是對此情景的襯托。”
“然而這首的關鍵並不在此,而是在‘非工復非匠,雲構歲自然’,說明泰山的形成乃天工造化,自然形成,給人無限的臆想。”
“‘雲構’是山中巖洞,“非工非復匠”則是讚美了造化之功。”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逝將宕斯字,可以盡天年’,表達了讀書人置身山川天宇,樂享天年,將有限之生命融化於無限之美景的希望胸懷。”
言罷,四下裡頓時響起一陣掌聲,那邊的凌逸用餘光看向陸鳴,一聲不吭。
“昌國人,看到沒有!這就是我們凌鎮國寫的詩,現在你們還有什麼話可說!”
“現在知道什麼是人外有人了吧?看你們以後還如何小瞧讀書人!”
許多昌國人被說得面紅耳赤,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陸鳴對凌逸說道:“這首詩已經是非常完美的鎮國詩,待文位提升之後,說不定有機會傳天下。”
“多謝陸解元。”
凌逸對陸鳴微微拱手,然後就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繼續看著他的書,一副當眾人不存在的樣子。
蒙少荊大聲說道:“陸解元對詩詞見解獨特,現在又點評了凌鎮國的詩,想必你寫的詩肯定會遠遠勝過凌逸,接下來不如就請陸解元作詩一首,來與凌逸比試一番如何?”
“蒙少荊,你什麼意思?你這是在挑撥梁國與唐國之間的關係麼?”,一名梁國人大聲說道。
“若想用詩來爭奪魁首,總得要分個高下才行,再者說,段先生用他的鎮國筆來做獎勵,讀書人以此競爭也是非常合理的。”,蒙少荊笑道。
唐國人立即向梁國人這邊投來目光,有的激動,有的不善,亦有人的眼神帶著警告。
蒙少荊的一句話,直接將陸鳴與凌逸拿來做比較,在這種場合下,雙方的讀書人就會互相競爭。
這就是爭文名,誰也不願意被對方的文名打壓下去。
凌逸卻充耳不聞,如同沒有聽到一般。
陸鳴看向蒙少荊,見他笑的很是譏諷,心中頓感不爽。
荀天風大聲反駁蒙少荊:“少荊兄說得未必也對,依我看來,陸解元的詩不一定寫得比凌逸要好,要知道泰山可是天下第一奇山,能詩成鎮國就已經是絕佳作品,若是想勝過凌逸,那陸解元就得寫出傳天下的詩。”
許多人默默點頭,對這句話很是贊同。
陸鳴說道:“少荊兄明知比不過凌鎮國,就讓他來跟我比,借他的手來打壓我的文名,這種‘借刀殺人’的兵家謀略的確高明。”
“我的確有學習過這篇謀略,今天正好用上了。”,蒙少荊毫不忌諱的笑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