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年裡,舒池從失戀的痛苦裡解脫出來,一個人住的倒也習慣了。
舒池從浴室裡出來,一邊擦著頭髮一邊隨手倒了一杯果汁,來到寬大的飄窗前,輕輕坐了上去。
這個小區的位置不錯,舒池所住的樓層十八樓視線也很好,可以不被遮擋,盡情地去看這個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四百米高的電視塔。
但是,舒池已經有些日子沒有去關注那個每到夜晚被燈光環繞、散發著獨特魅力的建築了。
曾經,在那個電視塔上面的旋轉餐廳,她和餘年吃過此生她認為最浪漫的晚餐。
記憶如潮水般湧來,一時讓舒池凝眸於那個代表本城最高高度的建築,心潮起伏難定。
她懶懶靠在飄窗上,透過寬大的玻璃窗看著外面燈火輝煌,車河如織。
這個城市她舉目無親。
唯一的親人就是餘年,一個比她小兩歲的男人。
而餘年是本城人。
兩個人認識是因為都曾經在一個公司,一個在總部,一個在分部。
餘年也算是優秀,皮相也不錯,於是研究生畢業後便進了這家業內有名的私企,在公司的總部擔任一個小小的專案經理。
第一次去C市分公司出差,便看上了在C市分公司的舒池。
舒池美麗大方,並不乏追求者。
但是,餘年的追求卻是異常的堅決和熱烈。他出身並不富有的家庭,再加上剛畢業,並沒有什麼積蓄。但是,他對舒池那是傾囊奉獻追求。
而舒池之所以選擇了餘年,那和一道選擇題有關。
這個選擇題是怎麼說的來著?
一個男人,雖然身上只有一塊錢,卻願意為你花掉這一塊;和一個縱然有百萬家產,卻不肯花你身上一毛錢的男人比起來,你會選擇哪個男人?
當然,相信大多數女人聽了,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
因為那代表著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全心全意毫無保留的付出。
試想,一個男人只有一塊錢卻能給你一塊,這讓人感動不?
正因為如此,舒池才最終選擇了這個比她小兩歲的男友。
其實,後來,舒池才明白,出這個選擇題的人忽略了一個前提,那就是題中的這兩個人男到底是不是愛這個女人。
如果愛,那男人有一塊花一塊也不算什麼奇事,沒有必要讓女人感激涕零而認為這個男人就是世界上最愛她的男人;而如果不愛,人家就是有錢為什麼要給你花呢?
換句話說,愛情真的不應該是用金錢量化的。
再說,這個選擇題細推敲起來,還有很多問題。
就比如:
“這個題目為什麼沒有說這個身上只有一塊錢的男人怎麼會只有一塊錢?而且,說的好像所有的有錢人都一毛不拔似的,這不是仇富嗎?”
舒池之前的一個好友慄小麗這麼委婉地勸過舒池。
而且,這些問題,舒池就是現在也還在反覆考慮中,考慮的結果就是為什麼她會不聽人家的勸阻。
直到後來她才猛然想起來,這個選擇題其實就是餘年給她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