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期待明天。
更不如說期待明天學堂米飯。
當孩子們回去說了食堂中午會包一餐後,幾乎所有小農家庭都轟動了。
哪怕是地主老爺。
也被陳平的手筆給驚到了。
陽穀李氏。
作為當地豪商龍頭,李邦正坐書房,聽說家中被強制性擼去上學的子弟已經安全回來,便招來其中的長房子孫過來說話。
說起來,他曾經也是在竹園宴下見得陳平真仙手段的人物。
為結交陳平,還那寶米之恩,統合縣城十數位有頭有臉的地主出糧賑災過。
而在趙明誠領軍殺了流民後,他便急流勇退,斷了和陳平交往的心思。
本以為就此的便會結束。
沒想到。
這臨江居士,突然將衙門的人趕走。
自立新制,組縣兵,立學堂。
這是要做什麼?
是要造反啊!
李邦活了數十載,何嘗看不出陳平的狼子野心。
逼幼童入學堂,怕也是心懷不軌。
只是當聽完長孫描述完新建的學堂後。
有些摸不準陳平的想法了。
“子城,你說的可是真的,今日學堂什麼都沒有教,就是讓你們學什麼《入學手冊》?”
“恩,祖父,教員說要學習,先先學做人,只有先做人立德,不然讀再多的書,都是空的。”
“祖父,因為我能熟讀四書的原因,被分到了大班。”
“大班又是什麼?”
“大班就是~”
李子誠聞言便將學堂大中小三個班級形式陳述了一遍。
李邦微微點頭。
算是對陳平分段式的教育認可。
“所以,大班教的什麼東西,那師長可有講?”
“大概講了一下。”
“說不再以四書為主,而是以工農經學為主,四書為輔。”
“其他的說了麼?比如說朝廷的壞話。”
趙子城聞言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