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端午這日,林家準備了各色佳餚,及粽子。
當然少不了,掛香囊這個步驟。
這是端午節必做的一件事,香囊內有艾草、菖蒲等香草,還有硃砂、雄黃等物,再包以絲布,配上五色絲線而製作成。
因在林府過了節,所以顧焱和傅青也都有香囊。這些都是丫鬟們買來的,別指望人家親手做。
“唔!林大人不如晚上去逛一逛,今兒外面可是很熱鬧。”當他說出這句話時,黛玉眼睛閃了下,被顧焱瞧見,偏要端著一張淡定地小臉出來。
林如海猶豫一下,最後還是答應。按照往常過節,他們一般都是在自家院裡看看月亮。或者埋頭苦幹看鹽課歷來的卷。
概因如海剛剛上任,不敢鬆懈。揚州鹽事,古往今來都是個大麻煩。
而期間,不少官員來林府下請帖。林如海都拒人於千里之外,只陪著獨女在家和顧焱吃了一頓中規中矩的端午家宴。
林家人還真是少的可憐,整整一桌食物。只有顧焱兩主僕,和林如海父女,共四人。
飯畢,黛玉給林如海行禮退至後宅換了一套衣裳,戴了面紗出來。遂坐在邊上等待,林如海這時喚了家僕起了轎子出門。
黛玉和雪雁及另外一個丫鬟在末尾,林如海打頭。顧焱在中間,他挑開簾子去瞧外面,此時天色漸黑,從前面掃量到黛玉那時,驚喜發現一隻小小地手兒正撥開轎簾一角。
從右下角那處,探了一雙好奇地眼珠子。
在兩人對視後,黛玉小臉一紅,輕輕放下轎簾又重新在轎子裡坐好。
雪雁激動地說,“姑娘,外面好熱鬧。街上好多表演哩,我剛看見有個大叔嘴裡能噴火出來。”雪雁嘰嘰喳喳說個不停,黛玉聽了頷首低眉地打住她,“你這小丫頭安靜點。”
雪雁只比林黛玉大一歲左右,這般正是活潑的年齡,又如何安靜下來。她努著小嘴,只安靜了不到片刻,見了好玩的,神奇的東西。又開始對黛玉使用語言轟炸,直到讓黛玉好奇心填滿,忍受不住也同她一起偷偷看了起來。
到了揚州瘦西湖,這裡早已經被百姓,才子佳人佔據。林家帶著四五名家僕開路,黛玉這才小心翼翼跟在林如海身邊。
眾人步行到涼亭邊坐下。
作為文人的林如海,自是忍不住吟詩作賦。他看向顧焱指著湖面笑道:“顧賢侄,這揚州瘦西湖如何?只可惜揚州被一群銅錢味所束縛。”
“…………”
顧焱隨意敷衍他幾句,轉身去問坐在邊上看河燈的黛玉。
“妹妹要放河燈?”也不等黛玉開口,已經命傅青去買了小船燈,及幾個燈籠來。
瘦西湖上有不少小烏蓬船,船頭立著翩翩公子,身後坐著彈琵琶亦或者古箏的名妓相陪。
也有不少的少女和自家丫鬟,行舟看景。湖面上數不清的小船燈,像黑夜裡的星星,泛著燭光隨風搖擺。
黛玉呆呆地看著湖面,偶爾側著小臉打量顧焱和父親的交談。見顧焱挺直站在父親身邊,談笑風生地模樣。黛玉掩嘴悄聲低語道:“他若不說話,倒像個正經的公子。”忽地她想起,自己藏書裡抄譽地一首詩詞,好像也叫顧四。
不由得小細眉毛微微皺了起來,“同名同姓地吧?”
顧焱用眼神撇了她一眼,嘴角上揚,朝她笑了笑。兩人目光一瞬間相交,黛玉忙又飛快錯開,表現的很是平靜。偏小臉上紅撲撲地已經出賣了她的羞怯和緊張。
雖然此次出來是想帶這個小丫頭泛舟玩,可表面功夫也是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