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勝學有些生氣的道:“真是......人心浮躁。”
這年頭,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實事求是的,這種離譜的傳言,讓韓勝學很不喜歡。
程雲星的同學?
怎麼不說是程雲星兒子的同學,雖然程雲星還沒兒子。
吹牛嘛,就吹大一點,也太小家子氣了。
“我也是聽人說。”
徐海洋笑著道:“傳的有鼻子有眼的。”
“這種話,聽個熱鬧就行。”
韓勝學道:“老程兒子的同學,打孃胎裡開始學,也沒我們這些人臨床經驗豐富,老程自己都沒說什麼?”
“奇怪的是,中醫科那邊竟然沒人出來說話,訊息主要是肝內那邊一些人說的。”
徐海洋道:“這就有點奇怪了。”
“可能是懶得計較吧。”
韓勝學也不想聽了。
現在這人,就喜歡傳一些小道訊息,作為醫生,有時間提升一下自己的臨床水平不好嗎?
......
孫清平的家裡,因為方樂是帶著張曦月一塊去的,孫清平也沒拉著方樂去書房交流,就在客廳和方樂說著話。
孫清平問方樂:“你現在還沒畢業,有什麼打算嗎?”
“年後可能會進西京醫院吧。”
方樂道:“程叔叔都給我說了幾次了。”
“嗯,好。”
孫清平道:“西京的條件好,資源多,上一次你給我說了不少,我這一陣也想了想,你說的很多東西都是有道理的,中醫固然要尋求變革,要與時俱進,可也不能盲目跟隨,把自己的根基丟掉。”
方樂道:“我其實想進急診科。”
“急診科?”
孫清平有點意外方樂的選擇:“怎麼想去急診科了?”
方樂對孫清平道:“從現在的大環境講,現代醫學越發的發達,進步非常快,各種先進裝置,先進儀器,還有先進的醫學理念,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同時,國家各方面都在發展,交通也會越來越便利,同時現代化的醫院、診所、醫館也會越來越多,這是大趨勢。”
方樂給孫清平分析著:“到時候,隨著現代化醫院、診所、醫館越來越多,中醫人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少,您老是過來人,應該清楚,一位中醫醫生,如果不接觸急診,不接觸危重病患者,那麼是很難成為中醫臨床大家的。”
“現在一些人發表一些論文,看法,給中醫戴高帽子,什麼上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把一些古人說的話拿出來,試圖抬高中醫的地位,可說穿了,中醫還是中醫,還是醫學,其核心和職能還是治病救人的,如果一門醫學不能治病,那麼被人貶低也就在所難免了。”
“可隨著現代醫學的衝擊還有各大醫院診所的增多,到時候中醫醫生接觸急診和危重病患者的機會也就會越來越少,到時候就只能坐在診室,守著科室,慢慢的成為慢郎中......”
“所以,我認為,中醫醫生,接觸急診,接觸危重病是必須的,急診科應該是中醫人的第一站,而不是坐在後面逐漸的被人無視,到時候見了血腥都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
“慢郎中,忽視....."
孫清平站起身來,還來回在客廳走了兩步。
“方樂,你說的這些我之前還真沒想過。”
孫清平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是啊,厲害了臨床,不接觸急重症,中醫何談成長,整天鑽在科室,鑽在實驗室,做實驗,寫論文嗎?”
有些事情,現在還沒有那麼嚴重,可已經出現了苗頭了,方樂作為過來人,很清楚這一點,逐漸下去,中醫真的就廢了,這並非危言聳聽。
到時候新一代的中醫醫生也不過是溫室裡成長起來的花朵,根本經不起雨打風吹。
正如方樂所說,孫清平是過來人,他自己就是接觸急危重症成長起來的,所以很清楚方樂說的這些東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