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錦帆眉頭微微一皺,有些不解的看了一眼方樂。
在他看來,他的這個提議方樂應該會同意才對,甚至應該會很欣喜的同意,沒想到他卻碰了一個軟釘子。
論文對醫生來說,重要程度不亞於臨床操作,甚至就長遠而言,還要比臨床操作更重要一些。
縱觀各大醫院的專家主任,學術權威,醫療小組帶頭人,甚至是醫學院裡面高職稱的教授,哪一位沒有拿得出手的論文。
如果論文寫的好,醫學生完全可以走學術型路線,專門做調研,做分析,不需要下臨床,依舊可以很牛逼。
而就醫療現狀而言,很多醫療政策,醫療制度,其實都是學術型醫生參與制定的。
八九十年代,國內的論文制度要更為粗糙一些,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刊物難上,論文發表的難度要比後世難得多,特別是想要發表國外一些有影響力的期刊,難度更大,不僅僅需要論文寫的好,還需要有人推薦,要有關係,要有門路。
因而在八九十年代,一些上級醫生剽竊下級醫生論文,導師剽竊學生論文,或者幫學生寫論文發論文的事情屢見不鮮。
鄭錦帆之所以覺的方樂會同意,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方樂只是實習生,醫學新人,要關係沒關係,要門路沒門路,而鄭錦帆則是麻省理工大回來的博士研究生,在國外那邊不僅僅有同學,還有導師,有著自己的圈子。
這個關係圈哪怕是韓勝學也比不過。
西京醫院對鄭錦帆的重視,並不僅僅在於鄭錦帆本人,也在於鄭錦帆的圈子。
九十年代,國內的醫院想要邀請國外專家過來,難度更大,放眼全國,能夠邀請到國外專家做飛刀的醫院也就協和等寥寥幾家而已,西京這邊都沒有什麼渠道。
而鄭錦帆作為海龜博士,在國外是有人脈的,要是能透過鄭錦帆邀請到米國一些領域的專家過來,對西京醫院來說那是相當長面子的事情。
這個時候,國內的醫療水平真的是沒法和國外的發達國家相提並論,說落後了二三十年真的是不怎麼誇張,即便是一直走在國內醫療前沿的協和,和米國那邊比起來差距依舊不小。
所以,鄭錦帆覺的,這件事對方樂來說也是好事吧,沒想到方樂竟然不同意。
“是我冒昧了。”
鄭錦帆笑了笑。
也不多說了,開始埋頭吃飯。
鄭錦帆來的晚,吃的卻最快,吃過飯站起身打了聲招呼,就起身走人了。
等鄭錦帆走後,黃曉龍這才輕聲問:“方醫生,剛才鄭醫生的提議您好像很不滿意?”
黃曉龍就有點看不明白,這要是鄭錦帆找的是他,他肯定忙不迭答應了,只可惜,他沒有拿得出手的案例。
“我自己不會寫論文,需要找他寫?”
方樂抬起頭看了一眼黃曉龍:“剛來第一天,我和他熟嗎?”
“這倒也是。”
黃曉龍乾笑兩聲,不再吭聲了。
自從那天方樂幫著黃曉龍說話,黃曉龍對方樂就很親近,他只是有點不明白方樂的想法而已。
其實這也就是差等生和優等生的區別,差等生或許覺的這是機會,巴不得,可惜人家看不上,優等生就不稀罕了。
吃過飯,回到處置室,高醫生也說起了剛來的鄭錦帆。
“水平高低不知道,目前看來,人有點浮誇。”
方樂一邊縫合,一邊給了評價。
沒有鄭錦帆這麼做事的。
哪怕在一些人看來,這是好事,也沒有說剛來屁股還沒坐穩,就過來找人說我用你的病案寫論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