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臨床的醫生,必要的時候牛皮要吹,可千萬要有度,因為吹的太過,遲早有一天會翻車,翻車之後就很尷尬了。
臨床醫生就好比是戰士,你遲早都是要上場的,不能只耍嘴皮子。
因而,對於臨床醫生而言,吹牛也是建立在自身水平基礎之上,稍微誇大,或者在一些外行面前大吹特吹,反正也沒人懂,可要是遇到內行,上了手,深淺也就出來了。
縱然強如馬大師,也不得不感慨一句,不講武德,耗子尾汁。
鄭錦帆的博士確實是有著幾分技術含量的。
雖然只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氣管切開,韓勝學也在邊上看的連連點頭。
鄭錦帆在切口大小、位置、分寸方面都掌控的非常好,哪怕是邊上負責拉鉤的助手醫生們也不由的對這位海龜博士多了幾分欽佩。
手術是小手術,可同樣有風險,不同的人做,粗糙程度就不一樣,同層次手術,厲害的外科醫生和普通外科醫生的差別主要也就表現在,入手穩,沒有太多多餘的操作,該切的地方切,不該切的地方堅決不碰,哪怕只是無關緊要的東西。
同時還表現在預後上。
預後畢竟不是當下能看到的,因而最起碼在感官上,高手給人的感覺就是乾淨利落,整體流暢。
就像是做題一樣,不說答案,卷面整潔,字跡工整這一點,就能讓閱卷老師賞心悅目很多。
當然,無論是做手術還是做題,正確率都是第一位的,所以每一位醫生首先追求的應該是正確,然後才是卷面,可如果在保證正確的同時,還能保證卷面,無疑是要加分的。
鄭錦帆手腕活動,很是輕巧的在氣管軟骨環上切了一個倒U型的軟骨瓣,這個操作就顯得很是自然......
“韓主任!”
縫合過後,鄭錦帆輕輕地把持針鉗交給邊上的器械護士,回頭看向韓勝學:“您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嗎?”
“做一下後續檢查,通知呼吸科。”
韓勝學吩咐了一聲,然後對鄭錦帆點著頭:“鄭醫生的臨床操作讓我有些意外。”
說實話,韓勝學之前確實有點擔心這位鄭博士浪得虛名。
揹著虛名,在自己科室混日子,到時候拍屁股走人,自己這邊還惹一身騷。
特別是鄭錦帆昨天剛來,就找上了方樂,更加讓韓勝學覺的鄭錦帆是來混名氣的。
剛才看了鄭錦帆的操作,韓勝學對鄭錦帆的感官倒是改善了些許。
氣管切開術算不上大手術,可在九十年代,風險依舊很高,剛才鄭錦帆的操作,在韓勝學看來,他們急診科能做到的最多也就五個人。
而且鄭錦帆在米國就是搞急診醫學的,懂得也多,氣管切開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如果鄭錦帆在其他方面也能有剛才這個水準,那麼急診科確實是賺到了。
“讓韓主任見笑了。”
鄭錦帆笑了笑。
......
“方醫生。”
中午在食堂吃飯的時候,黃曉龍就輕聲給方樂說著上午鄭錦帆的操作。
“那位鄭博士還是有點水平的,氣管切開做的相當熟練......”
“患者多大年齡?”
方樂一邊吃一邊問。
“40歲。”
黃曉龍道。
“什麼情況?”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黃曉龍詳細的對方樂說道:“患者是裝修工人,因為吸入大量粉塵,導致咳嗽,呼吸不暢,因為送來的時候耽誤的時間長,到了醫院之後已經出現嚴重的急性呼吸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