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江主任您這樣的心胸外科專家同樣不多。”
方樂笑著道:“咱們整個秦州省您在全肺切除術領域是第一人,您親自來做這臺手術,術後併發症的機率尚且有百分之三十,術後延壽三年,要是換了其他人呢?”
“就今天患者的術後感染來說,程主任、韓主任以及田主任等人都覺的棘手,現在患者還在治療中,如果患者這一關過不去呢?”
方樂繼續問。
“這......”
江海雷若有所思。
既然是辯論,那就是實事求是,方樂說的江海雷之前沒有多想,可這會兒細細一想,又覺的不無道理。
“所以你剛才說那麼一番話的意思是?”
江海雷問道。
“不瞞江主任,我雖然是中醫學院的學生,可我並不反感現代醫學,也不歧視西醫,中醫有中醫的優勢,同樣也有自己的不足,西醫有自己的優勢,同樣也有自己的不足,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無論是內科還是外科,在面對患者的時候,保命第一,可在救命之外,是不是可以考慮更合適患者的治療方案?”
方樂道:“患者年齡大,又有吸菸史,發生術後感染和術後併發症的機率高,哪怕手術順利,三年期間,患者依舊要接受治療,生活治療若何,風險和術後評估,各方面綜合而言,這個手術是不是應該做?”
“你說的這個問題確實值得考慮。”
江海雷道:“不過在實際的臨床中,患者和患者家屬的意願往往是很關鍵的,你覺得他不應該做,可他就是要做,你不給做,他就覺的你歧視他,亦或者覺的自己病情嚴重,醫生都不敢做,你覺得他應該做,可他卻覺的太危險,不願意做,反而錯過最佳的手術時機。”
“江主任說的這個情況確實是客觀因素。”
方樂笑著道:“可咱們就事論事,今天的這一例患者呢,是患者家屬要求一定要做?”
“......”
江海雷張了張嘴。
要是就今天這一例而言的話,確實是他沒有多說。
“你說的對。”
過了好一會兒,江海雷才說道:“別的不說,就患者術前,我要是多想,讓韓主任參與會診,以你的本事,或許真能免了患者這一刀。”
剛才在會診室,孫清平和程康誠雖然都在,可事實上整個治療過程,從檢查到確診然後到用藥,都是方樂一手包辦的。
雖然患者才用藥時間不長,效果還不好說,可孫清平和程康誠能贊同方樂的方案,就說明方樂的方案沒問題。
不說方樂對全肺切除術瞭解多少,就以方樂的中醫水平而言,江海雷覺的方樂就有說這麼一番話的資格。
患者的術後危急方樂都能處理,那麼術前呢?
而方樂人就在急診科,還不像孫清平,早就退休了。
倘若今天白天手術的時候,術前會診,多方參與,別人在不在不說,方樂在場,患者還需要手術嗎?
這個問題不確定,可畢竟是有機率的。
所以這會兒江海雷並不好反駁。
在任何時候,你的話想要得到對方的認可和尊重,自身的水平是極為關鍵的,倘若方樂沒有這個水平,那麼剛才一番話,江海雷就可以認為你是瞎扯淡。
不做手術等死嗎?
你有辦法?
能的不行。
賣嘴,任何人都會,可單純靠賣嘴,治不好病,也救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