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也只是猜測。”
方樂把手中的超聲結果遞給周啟文:“在臨床上,急性心包填塞引起的心跳聚停,特別容易誤判,不過一般來說還是有點細小的徵兆的,比如心臟驟停前血壓輕微下降等一些異常症狀。”
“在前來的途中,我雖然沒有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搶救,但是也是做過一些診斷的,所以有所猜測。”
當然,除此之外,方樂之所以建議周啟文再做一個心臟超聲,更多的則是臨床經驗方面的積累。
就從醫年限而言,哪怕加上重生前,方樂的從醫年限肯定都是趕不上週啟文的,可在資訊大爆炸時代,方樂接觸的病例、病症,知道聽說過的病例病症絕對要比周啟文多的多。
還有醫療水平限制等各方面原因,也造成這個年代的醫生在臨床上的侷限性。
重生前,方樂是江中院急診科的副主任,中西醫皆通,西醫雖然以外科為主,可在急診科,方樂主持和參與的搶救並不少,經驗豐富,各種各樣的病症和情況都遇到過。
急性心包填塞引起的心跳聚停,早期識別難度非常大,很容易產生誤判,在臨床上,心臟超聲檢查幾乎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專案,而這個時候就不一定了。
因為察覺到了些許異常,出於謹慎,方樂才提議周啟文加做一個心臟超聲,果然,患者是,急性心包填塞引起的心跳聚停。
心包內有大量積液,這種情況下不把積液排除,採用任何辦法,患者的心臟都是難以復跳的。
“急性心包填塞引起的心跳聚停!”
周啟文急忙把這個記在了心中,道:“還好有方醫生您在,要不然,今天我們可真的是要回天乏術了,以後再遇到類似情況,心臟超聲檢查應該隨時跟上。”
對於醫生來說,任何的風險積累的經驗都是寶貴的,這一次因為方樂的提醒,發現患者心包積液的情況,那麼在下次,遇到類似情況,心臟超聲檢查就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有沒有心包積液,多做一個心臟超聲檢查,都是對患者的負責任。
“周主任太客氣了。”
“方......方醫生,謝謝您。”
周啟文和方樂說話的時候,患者的兒子女兒老伴也都在邊上聽著,等方樂和周啟文說話的空檔,患者家屬急忙上前。
首先道謝的是患者的老伴。
“方醫生,謝謝,謝謝。”
然後是患者的兒女們。
“剛才我們也是著急,有點......有點沒搞清楚狀況,對不起。”
“道謝就不用了,眼下患者應該還沒有脫離危險。“
方樂回了一句,對周啟文說道:“周主任去忙吧,有什麼情況可以告訴我。”
看著患者家屬,態度確實誠懇,方樂倒也沒生氣,這個時候患者家屬能道謝,說明還是有良心的,最起碼是在乎患者的,要是這會兒患者家屬還鬧事,那可真是“孝”死了。
周啟文進了搶救室,搶救室裡面,醫生們還在忙碌著,患者的心臟復跳,並不意味著就脫離了危險,還有再次停跳的可能。
不過能復跳,等於再次撿回了一條命,醫生們還有再次搶救的機會,要不然,剛才就已經宣佈死亡了。
“周主任心肌收縮越來越明顯,呼吸也恢復了。”
“皮氧飽和度85%。”
搶救室內,醫生們給周啟文匯報著患者的情況。
因為身份敏感,方樂始終都沒有參與治療,不過周啟文則時不時出來給方樂說情況,方樂也給予一些建議之類的。
“這種情況,還是要做開胸做心包置管引流手術的。”
周啟文急忙喊過一位醫生:“通知心外......”
醫附院的心胸外科水平是很不錯的,這一點方樂是知道的,開胸心包置管引流手術醫附院這邊完全是可以做的。
......
“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