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顯是氣虛下陷,怎麼會沒效果呢?”
榮德高眉頭微皺。
對於江玉琴的病情,榮德高還是很有自信的。
這也是患者是胡元康的愛人,榮德高才三劑吃完就來複診,要是別的患者,最起碼也要五天。
作為江中名醫,榮德高的水平確實不低,雖然當醫生的沒人敢說自己有看不好的病,可到了榮德高這個層次,該有的自信還是有的。
“榮老?”
胡元康在邊上輕聲喊了一句。
“這幾天的藥渣還在不在?”
榮德高問邊上的護士。
“我去問問。”
護士回了一句,急忙出去檢視。
放在以前,中醫用藥,藥渣都不會隨意倒掉,甚至有的地方還有講究,有什麼踩著藥渣喝藥的,有把藥渣倒在路上讓人踩的,也有把藥渣倒出門寓意把疾病趕出門的。
就一些老一些醫館,也有把患者前兩三天的藥渣保留的習慣,這也並非是什麼習俗,而是為了防止出錯。
畢竟在抓藥或者開方的過程中,總是有可能出錯的,有藥方備案還好,可要是在抓藥的時候出錯,導致患者病情出現異常,而沒有保留藥渣,醫生可能都不知道之前究竟給患者誤用了什麼藥。
追根溯源是中醫治病的關鍵,這個病怎麼來的,因為什麼原因來的,病程發展過程中又經歷了哪些階段,只有把這些搞明白了,才能容易判斷患者的病情,從而更準確的用藥。
放在八十年代以前,一些中醫醫院也有臨時保留患者藥渣的習慣,不過越往後這種習慣和規矩也就越發少了,畢竟醫院的患者多,出錯的機率小,再加上人心不古。
不過患者是胡元康的愛人,醫院這邊是特殊對待的,從用藥抓藥到熬藥都是有專門的人負責,護士去問的時候還真找到了前一天的藥渣。
護士帶了藥渣,就往病房趕,剛進電梯的時候,方樂和蕭晧平劉長勝幾個人正好過來了,電梯門都快關了,蕭晧平急忙摁開。
護士見到有人進來,急忙向裡面躲了躲。
這時候規矩嚴,省醫院這種地方規矩更嚴,一般護士或者小醫生看到領導乘坐電梯,大都是會避讓的,不過方樂幾個人來的時候人家護士已經進了電梯,就只能向裡面躲避了。
方樂走在前面,正好看到護士手中提著的藥渣,下意識問:“這裡面是藥渣?”
“嗯。”
護士急忙點了點頭。
“沒想到咱們省醫院這邊還有儲存藥渣的習慣?”
方樂有點意外。
這種保留藥渣的習慣對方樂來說真的是屬於很古老的東西了。
就記憶而言,方樂那可是20後,等方樂長大,那就更是距離這個時代四五十年的事情了,那時候早就沒有醫院或者醫館還會留藥渣了,方樂自己也只是在一些書籍或者網上偶爾看到過。
“我還真不知道這個事。”
蕭晧平笑著道。
“這個習慣還是很好的,只不過患者太多,耗費人力物力太大。”
方樂解釋道。
要保留藥渣,自然也要備註是哪位患者的,這就又需要一道工序,這個工序對醫院來說就有點不值得了。
特別是越往後,純正的中醫越是稀少,就更沒有必要再保留藥渣了。
“這是之前用藥沒效果還是?”
方樂詢問護士。
檢視藥渣,那肯定是找問題了,要不然藥渣也就是廢物,沒必要再提回去。
“嗯,吃了三劑藥,效果不大。”
護士點了點頭。
“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