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方樂一邊摸脈,一邊詢問情況。
村子裡的患者,大多數都是常見病,前幾年重病還相對多一些,這兩年隨著交通逐漸轉好,各鄉鎮社群衛生中心的設立,村子裡大病患者也相對少了起來。
不過祁遠山名聲在外,這邊偶爾還是能遇到一些比較嚴重的急症和重症的。
“就是咳嗽、氣短,嗓子還發癢,不敢吃涼的,也不敢吸涼氣,油煙什麼的都不敢聞。”
“吃飯怎麼樣?”
“吃飯好著呢,飯量也正常。”
“大小便呢?”
“大小便也還可以......”
一邊問,方樂一邊摸著脈。
“你這是外感風寒邪氣,鬱於足太陽表衛、手太陰肺衛.......”
方樂下意識解釋了兩句,見對方也聽不懂,改口道:“去年冬天開始咳嗽的?”
“對,去年冬天開始咳嗽的,今年一年斷斷續續的,這不是聽說祁神醫看的好嘛。”
患者四十歲出頭,說著還笑了兩聲,又是一陣咳嗽。
“神醫我可不敢當,千萬不要說什麼神醫。”
另一邊正在給患者診治的祁遠山插了一句嘴。
越是有本事的中醫人,其實越不怎麼喜歡別人稱呼自己神醫,這世上哪有什麼神醫?
對中醫而言,神醫其實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水平高,看的好,確實堪稱神醫,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沒治了,找中醫碰碰運氣,就像是求神拜佛一樣,給予最後的希望。
你都是神了,病都看不好,怎麼好意思稱神?
“您老謙虛了,我是外鎮的,都聽說過您的名氣。”
中年人咳嗽了兩聲,笑著道,咳嗽的厲害,話卻不少。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溫化痰飲......”
方樂則在邊上一邊開著方子,一邊說著,把方劑開好,然後遞給中年人:“一天一劑,每次煎熬三十分鐘,煎兩次,兩次兌在一塊,對勻。分早晚兩次服用,三劑吃完再來複診。”
“謝謝方醫生。”
中年人剛才聽了兩句,人家方樂是省城醫院的醫生,聽說水平很高,也不覺的方樂年輕,拿著方子道著謝。
“我給你抓藥吧。”
方樂在醫院習慣了有人抓藥,這才想起祁遠山這邊都是自己瞧病自己抓藥,又起身給男人抓了藥。
方樂自己開的方子,抓藥倒也不需要照著方劑抓,閉著眼睛都不會出錯。
有著方樂幫忙,幾位患者很快就看完了,暫時也沒有別的患者到來。
“小樂你這水平是越來越高了。”
祁遠山一邊收拾著東西,一邊感慨。
方樂是祁遠山看著長大的,小時候就聰明,上中醫藥大學其實也是受到了祁遠山的影響,只是方樂這一年的變化太大了,讓祁遠山都有點不敢相信。
“都是祁爺爺教的好。”
方樂也幫著祁遠山收拾著東西。
收拾好東西,兩個人這才一塊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