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窺鏡從誕生到逐漸成熟,經歷了相當長的一個過程,最初的硬管式內窺鏡是1806年的時候發明出來的,到1995年,發展了已經近二百年了。
這期間內窺鏡也從最初的硬管式內窺鏡、半曲式內窺鏡、纖維式內窺鏡,到現在的電子內窺鏡。
不過內窺鏡開始運用在腹腔手術中,還是從七十年代開始的。
進入70年代後由於冷光源、玻璃纖維內窺鏡的發明,D國Semm的人工氣腹監護裝置,自動氣腹機問世,至此腹腔鏡手術才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華夏的首例腹腔鏡手術是在七十年代末,1979年,到現在也才過了十五六年時間。
腹腔鏡手術畢竟是新事物,哪怕已經過了十五六年,國內真正接觸腹腔鏡手術的醫院其實不多,也就是比較頂尖的一些醫院,像協和、華西、燕京醫院、滬上醫院等。
像腔鏡手術的“操作反轉”,腔鏡手術中遇到的一些難點,不少醫院都還處在摸索階段。
相比肝移植手術,其實在腔鏡手術方面,方樂的優勢還要更大一些。
手術室內,岑東陽看了一眼顯示屏,然後又看了一眼方樂,一時間竟然覺得有點臉燒。
就剛才那會兒他竟然還給方樂科普,沒想到方樂比他還懂。
還好戴著口罩,沒人能看到岑東陽的表情。
不過岑東陽也沒辦法怪方樂,畢竟是他自己先入為主,方樂並沒有承認什麼,也沒有否認什麼,而且從頭到尾,也沒有搶他的風頭。
要不是這會兒操作有點難度,方樂可能都不會出聲。
“在腔鏡手術中,當手術視角與手術操作平面方向相反時,手術操作便會翻轉,出現反手操作,這種反手操作,在實際的操作中,還是有著不少方法來調整和規避的,將t
oca
佈局在容易產生“反手操作”的部位,或者更換t
oca
位置等等。”
方樂客氣的給岑東陽解釋。
“謝謝方醫生。”
岑東陽笑了笑,然後繼續手術。
示教室最後面,陳繼東這會兒也正在看著手術室裡面的場景。
和陳清海透過電話,陳繼東就到了示教室這邊,心中想著該怎麼和方樂接觸。
看到畫面中方樂的指揮和操作,陳繼東很是難以置信。
方樂竟然也懂腔鏡手術,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懂。
“方教授這真是一點活路都不給人留點。”
手術室內,肖聰璘滿臉苦澀。
他們肝膽外科現在算是徹底在方樂面前沒有任何底氣了,肝移植手術就不說了,腹腔鏡手術也是他們肝膽外科的範疇,看方樂的操作,那真是不留一點空隙。
“人和人果然不能比。”
褚建林苦澀的搖了搖頭,回頭對邊上的孟慶飛道:“以後就跟在方教授屁股後面吃灰吧,別掙扎了。”
孟慶飛瞪了一眼褚建林。
老褚你踏馬說這話不心虛嗎?
你們協和才在方樂的指導下完成劈離式肝移植手術,他們燕京醫院幹啥了?
這一刻,孟慶飛心中已經很著急了。
全國首例是沒指望了,也不用想了,但是燕京首例還是要爭一爭的。
這一次的劈離式肝移植是協和醫院和滬上醫院共同完成,還是在方樂的指導下完成,地點還是在滬上醫院,算不得首例。
從這方面來講,褚建林這傢伙和他才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
“手術應該沒什麼懸念了。”
褚建林笑呵呵的道:“本來就是比較簡單的常規腹腔鏡下左肝葉切除,腔鏡手術,不會搞太難的,手術結束,明天就該回了,有了這次的經驗,我們回去也要總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