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順利,預後好,如此一來,隨著方樂做的手術越來越多,方樂在業內的口碑自然也會越來越好,地位也會越來越高。
衡量一位醫生水平的,永遠不是什麼新術式,什麼花裡胡哨的炫技,而是預後,這一點田邊有郎很清楚。
“從症狀上看,患者現在是陰黃症狀,可以茵陳術附湯合五苓散,淡滲溫化相輔相成,先用藥,看看效果。”
程載明急忙記了下來。
從某種程度來說,肝移植患者術後以中醫治療為主,也算是提升了中醫科的地位了。
要是形成慣例,以後哪怕西京醫院成立肝移植中心,中醫科依舊有參與權。
現在程載明倒是有點理解方樂最初說的,讓中醫參與進去這句話的含義所在了。
無論什麼時候,首先有了參與權,才能展示出自己的地位,當所有人都有了認知,那麼你才能維持自己的地位。
中醫的地位就是在不斷的退讓中一步一步讓現代醫學蠶食的。
這個,我讓了,那個不爭,然後就一步一步的被壓縮,被蠶食,陣地逐漸丟失。
最初的時候不爭,但以後想要再爭的時候,阻力就很大了。
到時候人家來一句,中醫有沒有肝移植術後治療的經驗?
這方面有沒有先例?
就讓你很被動。
現在從一開始,中醫就參與進去,讓所有人都看到效果,那麼在以後,遇到難題,遇到困擾,不等你開口,就會有人提議:“中醫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可以讓中醫參與嘛。”
這就是地位,這就是影響力。
當然,前提是你有能力,也做出了成績。
在九十年代這個時候,有水平的中醫醫生還是有一部分的,這個時候話語權不丟,陣地不丟,對以後培養人才也有很大的作用。
正如後世網上一些人討論的,一些人不願意學習中醫,和中醫逐漸淪為慢郎中,沒有地位,沒有收入,不能創收也有很大的關係。
可如果中醫在術後治療、急診領域站穩腳跟的話,那就不一樣了。
說一句市儈的話,對於任何一家醫院來說,想要創收,首先要留人,那麼吸引患者的先決條件是什麼,必然是治療效果。
如果醫院口碑差,患者都不願意去,你何談創收?
下午忙完,術後分析會議定在了第二天。
方樂下班已經快七點了,不過陳志明還是在醫院等著。
答應了和人家副總吃個飯,方樂也沒有食言。
不過方樂和全宜民也沒什麼話說,飯桌上也都是全宜民和梅天群兩個人可勁的奉承,方樂客氣的應付,表面上也算是賓主皆歡。
方樂也算是給足了陳志明面子,讓陳志明在領導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
既然誠心挖人,方樂也不給陳志明玩套路。
要不然,到時候哪怕陳志明人來了,方樂可能用著也不放心。
吃過晚飯,回到家,已經是十點多了。
方樂剛剛衝了澡出來,就聽到客廳的座機在響。
作為急診科醫生,下班之後聽到電話響,真的不算是什麼美妙的體驗。
來到座機邊上,方樂接起電話,非常慶幸的是,不是醫院打來的,而是張曦月。
“怎麼,剛去就想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