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三十九章 氣氛烘托到了這一塊

“送檢!”

隨著腫瘤和切除的肝組織被從小切口取出,方樂隨意的給邊上的護士吩咐一聲,手術也算是順利結束了。

對於別人來說,這是一臺大手術,這是一臺首例手術,這是一臺堪稱天花板級別的首例大手術。

畢竟就這個時期而言,腹腔鏡下右肝腫瘤切除的難度和風險並不比肝移植手術低多少。

這就像是對於小學生而言,初中的題不會,高中的題同樣不會,那麼高中的題和初中的題也就沒什麼區別了,反正都是不會。

對於不會的題,你需要去考慮他有多難嗎?

難度無論翻幾番,那還是無解的難題,沒多少實質的意義。

肝移植手術是一種難,腹腔鏡下右肝切除是另一種難,反正都是難,難!難!難!

在這個時候,腹腔鏡下右肝切除手術對於大多數醫生來說,象徵意義其實要比實際意義更大,就實際臨床效果和難度風險而言,能做開腹式,幹嘛要做腹腔鏡?

可對於方樂來說,腹腔鏡手術比起肝移植手術的難度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在方樂重生前的那個時期,腹腔鏡手術才是主流,方樂做的更多的反而是腔鏡手術,要不是真的對患者好,方樂還真沒有必要去玩什麼花哨。

邊上,田邊有郎還有點懵逼。

這麼一臺首例手術就在方樂這種風輕雲淡,毫無波瀾之中完成了?

如此平淡,一點都不符合觀眾的期待啊。

好歹來一點波折,來一點起伏,最好是過程中出現一點難點,然後絞盡腦汁去解決.......

當然,田邊有郎也只是這麼一想,作為頂尖的外科醫生,其實田邊有郎比其他人更明白,手術過程中的波瀾意味著什麼。

有波瀾固然能讓觀眾興起,可往往也意味著風險的提高,翻盤的可能更大。

在外行眼中,今天這臺手術或許沒什麼觀賞價值,但是在內行眼中,卻都知道,能把一臺首例手術做的這麼順暢,那才是真本事。

越是和方樂接觸,田邊有郎越是發現,他和方樂的差距越大。

一時間田邊有郎甚至在想,三年時間是不是有點不夠?

“斷面沒有膽漏,沒有活性出血。”

示教室,齊同卓還在講解著:“整個手術過程方教授把握的相當好,切除的節點掌握的也非常精準,這是我見過的出血量最少,手術時間最短的一臺腹腔鏡下手術了。”

邊上唐都醫院的朱洪全都禁不住撇了撇嘴,你齊同卓拍馬屁能不能稍微認真一點?

如此馬屁,都顯得敷衍。

這是國內首例腹腔鏡下右肝腫瘤切除手術,你齊同卓他麼之前還見過幾次?

好意思來一句這是你見過出血量最少、時間最短的一臺?

你要是把左肝葉算上,那確實算是了。

相比起左肝切除,右肝切除的難度更大,在這個時候,腹腔鏡下左肝切除手術一般差不多都需要一個半小時以上,上次方樂在復山醫院給岑東陽做副手,手術六十多分鐘,算是用時很短了。

但是腹腔鏡下右肝切除,手術一般都在兩個半小時甚至三個小時,用時要比左肝更長。

這一次方樂的手術時長只有兩個小時二十分鐘,確實用時很短,可齊同卓之前還見過類似手術嗎?

“齊主任說的不錯,方教授這一臺手術確實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