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中醫針對兒科,一方面要細緻,儘可能的從各種細節去觀察,一方面要儘可能的去引導,用孩子的語言去套話。
“認真看著。”
方樂用腳輕輕的踢了一下程雲星。
沈安榮的水平是很不錯的,就內科水平而言,方樂覺的沈安榮並不比他差多少,這位江州名醫無論是醫術還是醫德,都讓人無可挑剔,絕對稱得上一代大醫。
問著話,沈安榮又把小孩的手拿了過去,看了一下孩子的指紋,指紋淡黃隱沉......
“小便怎麼樣?”
沈安榮又問孩子的母親。
“小便還好。”
“嗯!”
沈安榮微微頷首,一邊書寫藥方,一邊道:“從脈證來看,應該是先洩瀉,從而導致脾胃早傷,氣虛不華,寒溼積中,因而進食之後則胸腹發脹,舌絳口苦,是肝膽之熱,瀰漫中焦,因而無論是吃飯還是喝水,都會嘔吐。”
一邊說著,沈安榮一邊開了方劑,方劑寫好,沈安榮卻沒有急著遞給患者,而是笑著對對面的方樂說道:“方教授順便看一看,查漏補缺嘛。”
方樂和沈安榮並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他知道沈安榮這是真的和他交流切磋,沒別的意思,笑著接過藥方。
“此為嘔吐案,上熱瞎喊、扦格不通,沈院長這個方子用的高,乾薑黃連黃芪人參湯寒熱並用,以寒重熱輕,在劑量上更是掌控的非常好。”
說著方樂把藥方又遞迴給了沈安榮。
“哈哈。”
沈安榮禁不住笑道:“方教授不愧是方教授。”
說著話,沈安榮在藥方上簽字,然後遞給患者家屬:“回去按方服用,用完之後可以再來複診,如果我到時候不坐診,掛別的醫生的號也可以。”
有著沈安榮的首診在前,之後的醫生參照首診,基本不會出錯。
一般來說,首診醫生是很重要的,在江中院,其他醫生最起碼是不會懷疑沈安榮診斷的正確性的,有這個前提參考,後續大方向就不會出錯。
要是換了別的醫生,或許後來者就會質疑首診。
送走患者,青年醫生喊了下一位患者,方樂則拿起紙筆,把剛才沈安榮開的方子寫了下來,敲了敲桌子。
“來,看看這個方劑。”
星星同學急忙湊了上去。
“剛才的病症聽清了沒有?”
方樂問程雲星。
“嗯!”
程雲星點了點頭。
“從剛才的脈證來看,患者是因為洩瀉導致的脾胃早傷......從而形成上熱盛而下寒且虛的情況......”
方樂一邊在方劑上劃了一條線,一邊說道:“《傷寒論》裡面有記載‘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則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說著,方樂問程雲星:“這個病症有什麼不同?”
“未經吐下。”程雲星哎呀了一下道。
“對。”
方樂點頭道:“這個病案雖然未經吐下,然則久洩傷脾,其理正同。脾傷則清濁不分,陽格於上,陰沉於下,故用藥上宜有分寸,這種情況下,如果用寒藥以治下,則必然格拒不入,肯定會引起上熱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