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謂規矩

邊上一位主治急忙把所有的檢查遞給方樂。

“患者是重型顱腦損傷,好在沒有顱腦水腫情況......”

向遠輝同時在邊上給方樂說著。

“嗯。”

方樂一邊看,一邊聽,看過之後,把資料遞了回去,道:“從脈證來看,目前的情況屬於瘀熱互結、矇蔽清竅,我先開個方子,用一用。”

邊上跟著一塊來的安曉博和周啟文不知道為什麼,聽到方樂的話都下意識的在心中鬆了口氣。

說實話,他們心中還真有點矛盾,一方面有點希望聽到方樂說:“準備手術吧。”

另一方面又有點怕方樂說:“準備手術吧。”

方樂表現得已經很全能了,這要是再在腦外方面涉足,真的是讓人有點不敢相信了。

中醫......

還好,畢竟方教授在中醫方面的水平大家早就知道了,還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方教授。”

邊上的主治醫把紙筆遞給方樂,方樂提筆寫了一個方劑。

大黃、連翹、歸尾、赤芍......

等方樂寫完方劑,向遠輝接了過去,看了一下,用請教的語氣問:“方教授,怎麼還用大黃?”

“患者是瘀熱互結、矇蔽清竅,以發熱、神志昏迷為主症,同時四肢冰涼,這種情況必須以通下為主,讓瘀熱從大便而出。”

方樂解釋道:“正所謂,輕輕而上浮是為天,渾濁者下沉是為地......”

邊上向遠輝和安曉博周啟文聽著都迷糊了,這不是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傳說嗎?

方樂笑著道:“中醫的理論形成很早,如果追溯起來,可以到黃帝時代,在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的理論體系就已經比較完善,有了屬於自己比較完整的理論基礎了......”

“如果準確的去考證,中醫的很多理論其實要在神話傳說之前,像一些神話傳說也是後世才有的,最初盤古之說還是不存在的,與其說中醫的理論說法像是神話傳說,反過來說,一些神話傳說的說法借用道家和中醫的一些說法儘可能的去自圓其說反而更為準確一點。”

“很多人都知道,中醫的學說最基礎的一個根基就是陰陽,陰陽在中醫中很關鍵,而太極的說法和形成甚至還要晚一點,陰陽學說很是關鍵,也很是博大精深。”

“陰陽相對,陰陽轉換,陰陽平衡,萬事萬物都是陰陽形成的,這個理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一個理論。”

“所謂的天為陽,地為陰,乾淨為陽,渾濁為陰......”

“所以輕輕者上浮,渾濁者下沉,在中醫中,上浮即為神明,也就是意識、視覺一類,渾濁下沉,通俗的說排洩一類的都可以稱之為渾濁......”

“但是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東西並非一成不變的,應該上升的不能上升,應該下沉的不能下沉,這說明什麼?”方樂笑著問。

“這說明亂了規矩了。”

安曉博第一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