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國醫大師稱號,一個是全國名醫評選。
國醫大師稱號可以說是全國中醫藥從業者的最高榮譽了,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衛生以及中醫藥管理局聯合舉辦的,首屆是在2008年。
國醫大師稱號先不說,方樂覺得現在倒是可以搞一個全國名醫評選活動,評選出來的民間名醫以及醫院的名醫給予不同程度的自主許可權。
比如說劑量方面的限定,主要是為了防止一部分中醫人濫用藥材,誤診誤治,導致發生一些比較嚴重的情況,中醫醫生個人水平差異比較大,更重視個人能力。
就中藥材炮製而言,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那種水平的,但是就實際情況而言,一些中醫名家之所以用藥如神,正是因為特殊的炮製說法。
除了中藥材,還有器具之類的。
方樂記得自己重生前看過一個新聞,是專家對一位民間中醫人的質疑。
民間中醫治病無數,活人無數,被質疑沒有行醫資格,同時還被認為使用的針灸不合規範,和統一的針灸用針有著差距。
中醫的針灸用針起源於《黃帝內經》,之後逐漸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有著些許變化的,也有一些特殊一些的針灸用針,就拿常用的伏羲九針來說,規格也是不盡相同的,統一的標準,完全就是不符合現實的。
這種統一,就對中醫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困擾,而這種限制恰恰限制的是水平相對較高的一部分中醫人。
因為水平差你也不可能特立獨行,也就是水平到了一定層次才會有著自己的創新、認識和感悟。
中醫就像是習武一樣,從基礎開始,到了一定層次就有可能創出新的招式,新的流派,這些新的東西本就是和原本有差異有區別的。
而恰恰有這種本事的又是少數,不符合統一標準,就要遭到限制。
這樣的情況正是限制高水平中醫人成長,限制中醫創新和傳承的阻礙。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方樂覺得給予高水平的中醫人就應該有著不同的政策,不能完全按照統一標準執行,水平越高,自主權就要越大。
重生前的全國名醫評選可以實行,到時候評選出來一些高水平的名醫,給予一定的自主權,比如針灸用針、藥材炮製、劑量等等,在名醫的監督下,徒弟也可以有一定的許可權,這樣才能發揮中醫人最大的水平。
方樂把自己的想法給祁遠山說了一遍,祁遠山聽得眼睛一亮。
“你說的不錯,中醫人就不應該用條條框框約束。”
祁遠山道:“你的這個想法很好,等回去之後我給滬上打個電話,到時候可以提議。”
祁遠山自己是村醫,沒什麼許可權,不過祁遠峰、祁遠明和祁遠林都是中醫藥協會的會員代表,祁遠峰更是理事會成員。
“謝謝祁爺爺。”
方樂道了聲謝。
這一年來,方樂拜師孫清平,拜師王革新,去了燕京之後拜訪薛曙陽,除了是對這些老中醫名家的尊重和認可之外,也是在拉外援。
很多時候很多方案都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必須要有分量的老人家支援才行,有著王革新、孫清平、薛曙陽以及祁家的支援,一些事情才有可能實現。
“是我應該謝謝你。”
祁遠山道:“你的這些想法可都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中醫啊。”
方樂現在是全國著名的肝膽外科專家,有著這一層光環,方樂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很便利的,做這樣的事情對方樂本人來說其實是沒什麼好處的。
做好了,方樂也不受益什麼,做不好反而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完全是吃力不討好,可方樂卻一直在做。
小樂這孩子真的是長大了!
祁遠山不由的有點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