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道:“統一標準,統一執行,如果區別對待,會不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
“這怎麼能是區別對待呢?”
方樂道:“中醫執行統一標準,現代醫學執行統一標準,在面對香江和阿媽角的問題上,國家尚且有著不同政策,中醫和現代醫學有著本質區別,怎麼就不能分開實行?”
說話的人瞬間不吭聲了,方樂這個問題說的層次有點高。
今年是96年,明年正是香江迴歸的一年,這個是政治正確,容不得質疑。
“這個問題方教授可以寫一個東西交給我,到時候再行討論。”
方敬群道:“下面咱們討論就醫方面的問題,眼下就醫成本逐漸提高,隨著一些裝置的引進,群眾就醫花費越來越高,醫院和醫生都面臨著不少新的問題......”
“實行統一的收費標準,進行監督,公開化,透明化......”
聽著一些專家的討論,方樂不由得想起重生前同樣時代的一些事情。
隨著醫藥和資本的衝擊,醫院收費增多不說,繁瑣用藥,醫生和醫藥代表相互勾結,相互合作的事情也屢見不鮮。
方樂記得他看過一個醫療類的電視劇,一位老人住院期間花費用了180多萬,其中當天的用藥重量就超過了二百斤,比患者的體重還要重。
甚至患者已經死亡,死亡之後還有藥單開出,一位副院長五年時間撈了四百多萬。
醫生們以開藥,吃回扣等方式,心思都用在了撈錢上。
特別是一些科室主任,藥房主管,有權利的一些人,中飽私囊真的是太嚴重了。
別的不說,就說現在的方樂,如果方樂想要撈錢真的不要太容易。
以方樂的影響力,醫院進的肝外和心外耗材和器械,方樂都是有著話語權的,採購方樂說了不算,可方樂要說不合適,那裝置就沒法用。
“方樂你有什麼看法嗎?”
“這方面我覺得可以從醫補方面著手。”
方樂想了想道。
醫補政策也就是合療和醫保。
醫補政策是03年之後開始,09年新型合療全面推廣,是把原本直接給醫院和醫療機構的資金拿出來,直接從患者就醫方面進行補助,也就是所謂的醫補政策。
醫補之前,錢都是給醫院的,患者該承擔的費用並沒有減少,隨著醫補政策實行,雖然就醫成本持續提高,但是對於大多數貧困患者來說,補助力度還是可以的。
醫補政策對國外耗材和器械是不能用的,可方樂這邊不是在弄醫療器械嗎?
從患者方面進行補助,錢進入醫院和醫療機構,最起碼要比直接把錢給醫院,患者受益要大一些。
“醫補政策?”
方敬群一愣:“方樂你詳細說說。”
方樂也就把自己瞭解的掌握的一些東西說了一番,這些都是在以後執行的政策,雖然早了幾年,但是從各方面來說,卻是切實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