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六十七章 方敬群和方樂

“方部您好歹留點面子嘛,笑的我很尷尬。”

方樂笑著道。

“我算是看出來了,你小子倒是個老江湖。”

方敬群哈哈大笑。

和方樂的第一次見面,方敬群就對方樂的印象非常好。

方樂給人的感覺怎麼說呢,懂禮數,但是卻不拘謹,懂分寸,但是卻不生疏,相處起來讓人覺的很舒服。

這也是高大偉、韓勝學甚至薛曙陽等不少人都覺的方樂好相處的原因,無論和什麼人相處,方樂的分寸總是能拿捏的很到位。

“剛才在會議室你主要說了兩個事情,一個是中醫,一個是醫補,能詳細給我說說嗎?”

方敬群笑著問。

“中醫方面我和薛老還有王老、祁老等好幾位老前輩都聊過。”

方樂道:“中醫最大的特色其實就是因人而異,因病施治,很多時候該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就像是用兵打仗一樣,可以有兵法,但是卻沒有完全照著兵法生搬硬套的,真正照著兵法生搬硬套,那就是紙上談兵。”

“近幾十年來,對於中醫要不要統一化、標準化的話題很多,但是細細去分辨,提出這些想法的大都不是真正的中醫人,最起碼不是臨床系的......沒有了解就沒有發言權,真要限制起來,培養出一位又一位紙上談兵的醫生,那麼中醫也將名存實亡。”

“紙上談兵?”

方敬群細細品味:“你這個說法倒是說的很形象,有兵法,但是卻不能完全照著兵法來,要隨機應變。”

“不錯。”

方樂笑道:“這就像我們考試一樣,數學可以有固定的答案,固定的分數,但是語文卻不行,一篇作文是好是壞,是不是給滿分,哪怕是閱卷老師也不會統一,中醫就是如此。”

“中醫的典籍很多《傷寒論》、《黃帝內經》、《千金方》等等,這些書不同的人去看,理解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哪怕是由老師去教,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的領悟,怎麼能統一制定標準?”

說著,方樂頓了頓道:“我現在正在跟著師父,也就是王老學習正骨,就說王老的一些正骨手法,那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的,同樣的手法,有些人學去了可能治不好病,反而還會對患者造成損傷,有的人學去了則有可能事半功倍,能讓自己受益匪淺。”

“這倒是。”

方敬群點了點頭。

方樂要是說別的還好,可要說王革新,方敬群是很瞭解的,王革新給人正骨復位,有些手法確實是很特殊的,並不是所有人都合適,按照王革新的手法,有的人或許還真能給人治壞了。

不說王革新,就說方樂自己也是一樣。

同樣是骨折,按照規範的方法來說,可能需要三個人,這個人怎麼樣,那個人怎麼樣,都採取什麼方位,什麼手法,固定什麼地方,然後怎麼樣。

可方樂自己來,或許一個人就可以,原本半個小時,方樂可能是三分鐘,如此如何統一標準?統一手法?

不按照標準,就是違規的,不能用?

“現在其實也只是試行。”

方敬群道。

“方部,您要知道,很多事情都有一個先入為主。”

方樂道:“現在的一些制度一旦制定了,後面可以完善,但是卻不能太過改動,一年,兩年,三年,當時間長了之後,所有人都認可了這樣的規章制度,然後就會以這樣的規章制度去判斷,去鑑別。”

這一點方樂是深有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