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忙啊。”
方樂都無語了。
他這一段時間確實是很忙,別的不說,就整天的手術都忙的焦頭爛額了。
主要是,方樂也想把一群人先帶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距肖聰璘獨立完成肝移植手術之後,協和醫院,褚建林先是在方樂的指導下完成了一例活體肝移植,之後又獨立完成了燕京首例活體肝移植手術,搶在了孟慶飛前面,成為了國內第三位能獨立完成肝臟移植手術的肝膽外科醫生。
評委名單確定之後,方樂先是去了一趟燕京,又參加了一次會議。
期間自然是在協和和燕京醫院又做了幾臺手術。
這一次孟慶飛沒能搶先,還真不怪方樂偏心,那是孟主任真的運氣差,獨立手術的時候差點出事,還好方樂就在現場。
說是獨立手術,這種級別的手術,沒有人在邊上看著,無論是孟慶飛還是褚建林都沒底氣。
開完會,方樂又被方敬群請到了辦公室。
“你的兩個建議,經過討論,目前來說贊成的還是居多的。”
方敬群給方樂倒著茶水:“這一次名醫評選非常重要,畢竟這也算是對中醫的一次實驗。”
“是。”
方樂點著頭。
後世網上不少網友都評論,說中醫這邊一直都是外行管理內行,管理者都不怎麼懂中醫,瞎指揮,用管理西醫的方式管理中醫。
這話並沒錯,但是不全面。
其實有時候也並非沒人懂中醫,只是在很多時候,統一的政策執行起來最方便。
統一的標準,統一的制度,有據可循,管理起來自然容易。
對於管理者來說,是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來執行的。
所以這一次方樂的兩個建議提上去的時候,反對者還是不少的,特別是關於中醫。
方敬群說贊成者佔了多數,更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方樂的身份。
方教授的建議。
開會討論的時候,參與討論的大都瞭解方樂的出身背景,中醫藥學院的學生,孫清平的弟子,王革新的弟子。
從出身來講,方樂全是鐵桿中醫了。
可就是這位鐵桿中醫,卻完成了國內首例肝臟移植。世界首例不停跳心臟搭橋,你說氣人不?
如此一來,很多人都要掂量一下了。
方教授畢竟在醫療界影響大,還是鐵桿中醫,建議其實也沒錯,這要是反對,得罪人。
“具體的章程年底就要確定下來,現在的計劃是最遲後年全面推行。”
方敬群對方樂說道。
這個和方樂重生前的時空時間差不多一致。
“所以這一次名醫評選,一定要辦好,一方面要展示出中醫的魅力,同時也不能有太多負面訊息。”
方敬群道:“很多雙眼睛都盯著呢,這要是鬧出一些事,到時候這就是阻力。”
“我明白,謝謝方部。”
方樂點著頭。
這一次名醫評選,辦好了,後面自然好說,辦不好,原本的建議可能要受阻。
從方敬群的辦公室離開,方樂就到了薛曙陽家中。
“方部說的不錯,這一次的名醫評選也是試金石。”
薛曙陽道:“中醫群體畢竟小,而且有的中醫人性格也比較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