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涉其實並不想押寶,如果一定要壓,他也會壓到曹操頭上,畢竟曹操可是在官渡之戰大敗袁紹的男人。
然而曹操三番兩次意欲對他不利,他對曹操可沒什麼好印象。
至於袁紹就更不必說了,這人與袁術一樣開口閉口都是家族背景,目中無人,上次派人前來請自己聯手對付曹操,反而趾高氣昂,倒像是自己在求他一般。
俞涉只盼他們能打得越久越好,最好就這樣互相牽制不要分出勝負。
但他手下的這些人卻不這麼想,有的說曹操會贏,有的說袁紹會贏,一時半會也沒爭論出個什麼結果。
眾人吵了一陣,最終還是紛紛看向徐庶,大家都知道他最優遠見,主公也最信他的話。
“軍師,你說說吧,到底怎樣才最穩妥?”
“對啊徐先生,你給大家夥兒提點一下吧,都爭了小半個時辰了也沒啥結果!”
……
徐庶想了想說道:“我是覺得沒太大必要一定要押一個,畢竟現在除了曹袁兩家,主公的勢力應該與劉表差不多,在孫策張魯劉焉之上,”
“曹操袁紹如果想要渡江作戰,我軍並非一戰之力。”
“現在就與其中一家示好,一是自降身份,讓人誤以為主公是趨炎附勢之輩,”
“二是選擇站邊並不明智,極容易得罪人,像劉備本是自己盟友,他對曹袁二人應該都不中意,我們此時選擇站任何一方,便會得罪劉備這種人,小則失去盟友,大則樹立一個敵人。”
“另外劉表,劉焉雖是大漢宗親,但他們對曹操的態度十分曖昧,我們貿然站邊,會影響他們對我們的看法。”
眾人聽徐庶剖析了一番,不由得連連稱讚,不愧是軍師啊,看事情的角度確實比旁人更加全面。
俞涉雖然打定主意不選邊,但他也沒能想的這麼深遠,此刻聽徐庶將其中的利弊說清楚,也是大為讚歎。
陳震聞言問道:“元直,依你之見應當保持中立,不要摻和進曹袁大戰之中,但這兩方勢力遲早要分個勝負出來,我們總還是要做些準備吧?”
“如果能猜中誰更有可能獲勝,即使不去選擇站邊,我們也能做一些針對性的部署,早做打算吧!”
眾將又是紛紛點頭,太史慈等武將本不太關心曹袁誰勝誰負,但陳震這番話他們卻是極為認可的,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對啊軍師,曹操和袁紹這兩人,你認為誰更有可能贏?”
徐庶暗想這種事情怎麼可能猜得準,但看這樣子今天要是不說個一二三出來,董襲等人定會纏著自己問個不停。
“曹操雖然兵力處於劣勢,但袁紹好謀無斷,疑心多慮,繼續僵持下去的話,久必生亂。”
“據說袁紹的三個兒子互相不合,而且他帳下的謀臣也喜歡拉幫結派,考慮到曹操曾經成功離間過馬騰韓遂,所以我猜他可能會故技重施,用離間計先搞亂袁紹內部,再伺機而動。”
“如果非要說的話,我個人覺得曹操贏面更大。”
董襲等人聽到徐庶終於說出了最後答案,大聲說道:“好,我這這回去練兵,專門操練對付曹軍的戰法!”
眾人聽的哈哈大笑,俞涉也笑道:“不急在這一時,再說曹軍今天是這個戰法,過段時間可能又換了呢?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積極練兵,以不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