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個小時的時間轉眼即逝,時間來到了下午。
何維同在入定中緩緩醒來,睜開了眼睛,然後起身對著虛影恭敬地行了一禮。
他雖然沒有得到尹喜的傳承,但是在此地修行他也因此得到了極大的好處。
這方寸之地,因為數千年前尹喜常年在此打坐修行,周圍的石窟早已經被關尹子的道則氣息所侵染,只要在這裡運轉功法就能牽動那股氣息,感受關尹子的道,感受其中的浩大。
這對初踏上修行的何維同好處極大,在那股道則的幫助下,何維同很快就穩定了境界,本來需要數月時間打磨的境界急速穩定,因此何維同很是感謝關尹子。
對虛影行了一禮後,何維同轉身離去。,
何維順著山間的小路回到了武當主峰,此時武林交流大會已經接近尾聲,還有最後一兩場。
謝老道早已經不在,現場由五龍觀的白龍道人主持,在他的主持下交流大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何維同只是在現場看了幾分鐘,然後便穿了過去,順著山路向著山的那一則而去。
突破之後,何維同只覺得神清氣爽,滿身的精神。
他現在毫不懷疑,他若是全力施展,完全可以爆發出武俠小說中的速度,就算是在樹上飛來飛去也不是什麼難事。
練精化氣這個境界他也是第一次,也沒有誰告訴他這個境界到底會發生什麼蛻變,他也不知道他現在身上的改變算不算正常。
此時的何維同一身氣息極度內斂,就像是一個普通人。
何維同一邊走路一邊感受身體裡的變化。
他的身體就如同一個大鼎爐,時刻都在燃燒,在煉製人體大藥。
大概是一刻鐘後,何維同來到了紫霄宮,真武大帝像前。
何維同看著面前的真武大帝像,他上香敬了一禮。
做完了這一切,何維同便朝著偏殿而去。
何維同此時就是無事,所以想把整個武當都逛一遍。
何維同來到了一幽靜的偏殿,在偏殿的中央有一神壇,堂前有一香爐,香爐之後有一木架,木架上有一長劍。
何維同頓時來了興趣。
到底是什麼劍,值得武當每日敬香參拜。
何維同的目光落到了那把不過三尺的長劍上。
這把劍樣式古樸,一看便不是如今的劍,劍鞘是一塊不知道材料的木頭,看著黑不溜秋的,聞著已經隱隱有了檀香味,可以看出這把劍擺在這裡不是一年兩年了。
這把劍看著很普通,但是何維同能察覺到其中的鋒利,未出鞘就有此效果,而且還供奉在這裡,何維同心中大概有了一個猜測。
細數武當各代弟子,也只有開派祖師張三丰有這個資格受到武當上下祭拜。
所以這把劍極有可能是張三丰的那把真武劍。
礙於身份,何維同也不好直接取下來觀看,所以只能得到這麼一個猜測。
這把劍倒是一把好劍,沒出鞘就有一股鋒利之感,不愧是張三丰的佩劍。
何維同雖然羨慕,但是也不敢把這劍拿走,這與實力無關,實乃名不正言不順。
這把劍經過六百年的歷史變遷,早已經變成了武當傳承的象徵,何維同若是拿走,武當派怕是要與他不死不休。
何維同還沒厚臉皮到哪一步。
佩劍也不是非這個不可,在他那看原劇中那把玄天神劍就很好。
何維同在偏殿待了一會兒,然後便轉身離去。
何維同剛剛走出大殿,身後就有一人叫做了他。
“百草道友,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