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轉就是半個月後。
這時的星辰閣已經竣工,建築工人在丘山付完工錢後,也都下山離去了。
這半個月的時間,何維同每日都在和丘山論道交流心得。
這天中午,在懸崖邊的一個論道臺上,兩人分別盤坐在各自的蒲團上。
何維同、丘山兩人像往常那般開始了論道。
何維同也趁機講起了想學雷法的意思。
“丘山道友,我其實對你的雷法很感興趣,不知道你能否教給我,不過我不會白拿,我可以用功法交換。”何維同說道。
“雷法。”
丘山一頓,思索了一二,然後說道:“道友想學,我自無不可。”
“我的雷法脫胎於天師道,可以說是祖天師的傳承,但是因為我不修法,所以無法施展,所以簡化了一二,才有了道友看到了雷法。”
“我的簡化版,道友不學也罷,等會兒回去我就把完整的雷法拿出來,交給道友。”
“至於道友說的功法,我也不要道友的,我星辰閣一門不修法,並不是沒有法,而是如今這個時代法難修,與其一輩子碌碌無為,還不如在術上走出一條路。”丘山解釋道。
“既是如此,那就多謝道友了。”何維同謝道。
對於丘山所說雷法傳自祖天師張道陵一事,何維同不置可否,因為各雷法派都說自己的傳承來自張道陵,但是具體是不是,誰也不知道。
反正都往張道陵身上扯就對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何維同對雷法倒是有了一些瞭解。
雷法不單單只是召喚雷霆的法門,更是一門直指大道的修行法門,像丘山這般只召喚雷霆,而不修根本的,實在是太過浪費。
雷法是一種可以呼召風雷、伏魔降妖、祈晴雨、止澇旱的法術。
雷法將內丹與符篆咒術融為一體,既講存思、存神、內丹修煉,又講祈禳齋醮、符篆咒法,是道教諸法術的融合體,強調以內丹修煉為本,以符篆咒法為用。
其思想基礎是天人感應論,認為人身是小天地,人體各部分皆與大天地相符相應,其頭像天,足像地,四肢像四季,五臟像五行,其精氣神無不與天地相通相感。
掌握了雷法的修行者,就可以根據天人感應的理論,不僅精神可以感通天地,影響自然,而且還能進一步主宰天地風雷。
在雷法修行者眼裡,風雲雷電晴雨等自然現象,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存思氣功製造出來。
呼風喚雨、翻江倒海,似乎都在指顧之間。在眾多道門高真的倡導下,雷法盛行天下,曾經一度雄踞萬法之首,成為道教法術的最高代表,引起世人廣泛關注,影響非常之大,甚至一直延續到現代。
雷法起於北宋,興盛於南宋、金、元時期。創始者為神霄派的王文卿、林靈素,為神霄、清微等派所傳習,東華、天心、正一派亦兼習之。
他們都說雷法傳自祖天師張道陵,由此還編出了,說張道陵與雷部神將趙公明相熟,據傳趙公明秦時避亂終南山,精修得道,然後被天帝封為神霄副元帥,人稱趙公元帥,能驅雷役電,去病鑲災。
還說張道陵在鶴鳴山煉丹時,趙公明實際上是張道陵的護法,奉命守護丹爐,被封為正一玄壇元帥。
這些記載在何維同看來很是不靠譜,連天庭都沒有哪裡來的天帝。
而這個故事,更是把趙公明說成了趙道陵的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