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同看著出塵子離去的方向搖了搖頭,然後轉身走進了身後的藏經閣。
“師兄。”在閣樓門口何維同看到了藏經閣的道士。
“可是借書。”道士問道。
“嗯。”何維同點了點頭。
“你進去吧。”道士說道。
何維同有些意外,但還是走了進去。
現在時間還早,閣內還沒有人,所以寂靜非常。
青雲觀雖然沒有真修,但是基本的底蘊還是有的,一千餘年的積累,積累出了一大批典籍,走在書海中,何維同心都靜了幾分。
看著書架上的書籍,何維同拿下來翻閱,若是看到他感興趣的他就好好看一看,若是不感興趣的,他就合上就放回去。
很快,他被一本經書吸引。
經書的名稱叫《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簡稱在網際網路上非常的有名《度人經》。
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本經書裡的一段,經常出現在電視劇中。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
鬼道樂兮,當人生門。
仙道貴生,鬼道貴終。
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兇。
高上清靈爽,悲歌朗太空。
唯願仙道成,不欲人道窮。
北都泉曲府,中有萬鬼群。
但欲遏人算,斷絕人命門。
阿人歌洞章,以攝北羅酆。
束誦祅魔精,斬馘六鬼鋒。
諸天炁蕩蕩,我道日興隆。”
這段被蜀山弟子經常唸叨的經文,讓這篇經典在民間的知名度大大增加。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被《正統道藏》列為開篇經書,號稱群經之首、萬法之宗、一切法界之源頭。
全文主題思想宣傳齋戒誦經,功德甚重,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男女皆受護度,鹹得長生。故可以“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上開八門,飛天**。罪福禁戒,宿命因緣。普受開度,死魂生身。身得受生,上聞諸天。”
經文厚厚一大本,其中不但有正文,還有青雲觀各代祖師的註解。
何維同拿著經書在閣樓裡找了一個案幾坐了下來,然後靜靜的開始翻閱。
這本經書不同於其他的道教經典,因為其中有明顯的外來成分,所以他並不是存粹的道教作品,其中融合了婆羅門教的內容。
包括以大梵為主神,宇宙經歷劫運的演化圖景,元始天尊開劫度人等等,都是直接來自婆羅門教,或是從中引伸、訛變而成的。
何維同之所以感興趣也是因為此。
他想看看,這本號稱萬法之宗,群經之首的經典到底有什麼不同。
很快,何維同就沉入了進去。
這本產生於南北朝的經典,其中蘊含的思想給何維同以極大的震撼。
他眼前的這本經典,除了經書原文,還有南朝齊嚴東,唐朝薛幽棲、李少微、成玄英、張萬福,宋陳景元、陳椿榮、蕭應叟,元薛季昭、陳觀吾、陳致虛,明朝張宇初等道教歷史上的名人的註解。
當然除了這些,青雲觀的各代祖師的註釋也有,不過對比之下,他們的註解惡內容就沒有那些真修的深刻。
其中註疏之多,理論之精湛,讓何維同開啟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