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元素、金元素、木元素、水元素、火元素,每加入一種元素,他腦海中的世界就更加圓滿一份。
到了最後他腦海中的世界已經越來越完整,慢慢的在何維同眼中,這個世界變成了一座陣,一座五行大陣。
這不是何維同德錯覺,而是因為這些符文字來就是描述的一座大陣。
對於陰陽五行,他此刻已經有了一定認識。
因為陰陽五行並不只是體現在陣法上,所以他本就有一定的認識,現在經過這符文,他的認識更加深刻。
“陰陽”與“五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
陰陽,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具有的兩種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絡的力量,五行即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的執行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
相傳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渾沌,盤古開天闢地,將渾沌一分為二,天為陽,地為陰,由此有了陰陽的概念。
陰陽學說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認為陰陽兩種相反對的氣是天地萬物泉源。陰陽相合,萬物生長,在天形成風、雲、雷、雨各種自然氣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體,在方位則是東、西、南、北四方,在氣候則為春、夏、秋、冬四季。
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為二,這就是陰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的性質的一種抽象,是宇宙的對立統一,也是思維法則的哲學範疇。中國賢哲拈出“陰陽“二字,來表示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即《老子》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易傳》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便是講“陰陽“變化的數理和哲理。
這些東西並不道教獨有,所以他很早就認識到了陰陽五行,只不過沒有多深而已。
但是經過今天這麼一系統的學習,他這方面的知識大有增長。
何維同心中已經有了這麼一種錯覺,那就是給他一個星期的時間,他就能另外佈置起一座不差於眼前的這座大陣。
當然,錯覺就是錯覺,陣法肯定不是知道了符文,就能佈置的,理論與實踐之間還要好一段距離要走。
何維同這一看就是一個時辰,直到天黑,冊子上的紋路看不清,他才從參悟中醒轉過來。
何維同合上手中的冊子放下,然後下穿點燃了蠟燭,此刻他的並不知道,無心正準備出觀,偷偷潛回文縣,下井拿回鎮壓嶽綺羅的陣圖。
若是知道,他肯定回攔住他,因為根本沒有必要。
對付嶽綺羅哪裡需要那麼麻煩,一人一劍足矣。
………………
“月牙,我拓印好陣法的紋路,馬上就回來。”無心握著月牙的手溫柔的說道。
“能不能不去,上次你的腦袋就被那嶽綺羅削掉了半個,長了半個多月才長回來,這次萬一……”月牙擔心的說道。
“沒有萬一,我答應你,一定會完好無損的回來。”無心叫停了月牙說道。
“顧玄武,照顧好月牙,我去去就回。”無心對著觀門處一個三十歲的漢子說道。
“師父放心,我一定照顧好月牙妹子。”顧玄武難得認真了一次,神情嚴肅沒有半分的嬉皮笑臉。
“嗯嗯!”無心也嚴肅的點了點頭。
然後安撫了一下月牙就轉身奔著山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