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五章 陰神出竅

五種顏色的元素靈氣已經遍佈五個位角,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何維同即刻盤坐了下來,開始用精神連結天地,催使這五種元素平穩和諧的存在,並且互相輔助形成一個陣法。

佈置陣法,就要弄清楚什麼是陣法。

首先,歷史記載中,並沒有他佈置的這種牽動天地神力為自己所用的陣法,因為儒家說“子不語亂力怪神。”

在中國,儒家思想作為主流思想盛行了幾千年,所以儒家子弟自然不會相信這些超自然的現象。

所以書中記載的陣法多為兵陣。

陣法指中國古代作戰的作戰隊形。佈陣得法就能發揮軍隊的戰鬥力,透過合理排兵佈陣發揮最佳效能,克敵制勝。

簡單地說,“陣形”是古代軍隊的野戰隊形,它是人類戰爭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盛行於冷兵器時代,消亡於熱兵器時代。

在氏族社會,人類的戰爭表現為部落衝突,當時還沒有軍隊,所以也不需要指揮,戰鬥大多是一擁而上,如同群毆,自然也就無所謂“陣形”。

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奴隸制國家出現,奴隸主為了鞏固統治和掠取奴隸,開始編制有組織的軍隊,並且採用一定的隊形,這就是原始的“陣”。

“陣”是在軍隊產生的過程中,因為組織軍隊和指揮戰鬥的需要而出現的,融合了古代軍制學和戰術學的成果。

中國最早的陣法,據說始於黃帝,黃帝為戰勝蚩尤,從九天玄女那裡學到陣法(天一遁甲)。

但這只是傳說,有據可考的“陣”是在商朝後期。公元前12世紀,商王武乙到武丁編制了左、中、右“三師”,從“三師”的命名來看,已經採用固定的陣形。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紂,“周師三百五十乘,陳於牧野”。

早期的陣形比較簡單,按照“三師”的編制,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陣戰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時代極為盛行,當時常見這樣一種情況:兩軍約在某地會戰,列陣整齊,相互攻伐。

中國的陣法是在春秋和戰國發展成熟的,《六韜》、《吳子》和《孫臏兵法》中都有記載。《六韜》又稱《太公兵法》,相傳為西周姜尚所著,據考為後人偽託,成書在先秦或者漢初,至今尚無定論,《吳子》是戰國名將吳起的兵法。以上兩部兵法主要介紹了車陣。

所以談起陣法其實很簡單,因為就是把一部分人按照相應的順序排列。

他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列如上學的時候,做廣播體操時的佇列,同樣是一種陣法,只不過它的用處並不是殺敵。

陣法用四個來概括,那就是“組合、排列”。

而他佈置這座五行大陣,與人形陣法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是,構成陣法的元素從人變成了陣基。

何維同現在要做的就是按照他推演的陣圖把五行元素聯合到一起,讓他們產生緊密的聯絡,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五行相生相剋,自行運轉,生生不息,千百年的存在下去。

觀中的道士得了出塵子的吩咐,不管何維同幹什麼都不允許去打擾。

所以,儘管何維同在廣場中心一坐就是幾個時辰,不動不說話,他們雖然好奇,但還是嚴格的遵守著掌門的規定。

他們只是路過的時候看一眼,然後便滿臉好奇的離去。

何維同就這麼坐著,一坐就是好幾個時辰,天慢慢的黑了。

白天工作的進度極慢,何維同其實在等待夜晚的到來。

因為夜晚可以陰神出竅,那樣的話佈置大陣的速度會成幾何的速度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