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弟子轉念一思,弟子雖然不才,可畢竟也是在無盡歲月之中,修得了大羅金仙之境。以弟子之能,透過通天路時尚且如此狼狽,可想而知,此刻,山腳下,那隻猴子,怕是……”
直至聽到此處,須菩提這才睜開眸子望了一眼文殊菩薩。
原來他此來,是這樣打算的。
西遊量劫之中,任何與石猴有關的事情,都可以獲得一定的功德。
雖然真正謀劃功德的時間被眾多大能定在了日後的西遊路上,以及石猴反天之際,可如今,還是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功德可以巧妙謀取的。
而文殊菩薩今日前來,便是想要入那通天路中,在石猴面前露個面,以便可能能夠獲得一些零散功德。
須菩提心中已瞭然文殊的想法,但卻未給予任何回應。
登天路固然有著些許難度,可登天路其實主要是在問心,這一點對於石猴而言,想必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這些年來,
方寸山上的那些外門弟子,皆是透過登天路而來,如此,對於漂泊四海,踏足四洲,見過繁華,知曉寂寥的石猴而言,登天路,必將不成阻礙。
一番漂泊遊歷,得之昇華的,除了石猴的眼界外,還有道心與明悟!
相較之下,文殊菩薩此舉,便未免有些掉價了。
“尊者......”見須菩提始終無動於衷,文殊菩薩再次開口道。
“好了,石猴天資聰慧,一顆道心澄澈。”說著,須菩提看了文殊菩薩一眼,“想必是不會如同菩薩那般,遇到那等險阻的!”
此言一出,文殊菩薩頓時啞了火,同時心中也升起一股無名怒火。
須菩提這話,是在說他道心不如一隻石猴堅毅?
簡直是欺人!
但這股無名怒火,文殊菩薩卻是不敢表現出來的。
眾所周知,登天路的難度,是由道心決定的,這便是問心。
除非是想要強力毀壞登天路,或是妄圖以力破之時,才會遭到登天路的強力阻攔與反擊,便如同之前想要強行衝破登天路的靈吉菩薩那般。
文殊菩薩壓下不滿,神色一暗,“弟子知曉!”說罷,便想要化身離去。
嗤!
突然,文殊菩薩周身禁制一顯,將之身上法力盡數驅散。
方寸山上,禁動法力。
文殊菩薩猛地抬頭,盯著須菩提,隨後又將眼中神色盡數壓制而下,轉身快步走出須菩提道堂。
或是說,偽裝成道堂的佛堂。
方寸山上,禁動法力。
這是山中任誰都知道的規矩。
只不過,這規則是較為潛性的。縱然若有人不遵守,也不會立刻得到強力制止。
不過是被事後問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