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2章 平步登天

大越時,受中州影響,入仕之途或任子或貲選。

所謂任子,即官秩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員,只要任職滿三年,便可推薦子孫一人為官。朝廷不問子弟德行、才幹如何,直接將其選為“郎官”。若是功勞特別卓著的文官武將或是皇親國戚,他們還可薦舉兩人或數人以上。

郎官多是君王近臣,極易得到國君的寵信,因此非常容易獲得高位,但其實算不得正式官職。

若想獲得正式官職每年還要接受郎署的考核,考核優異者直接升任封疆大吏的也有。

不過這些顯然是貴族子弟才有的殊榮。

至於貲選,就是憑財產多少來做官。

貲選者必須擁有雄厚的資產,每年還要拿出一定的錢財來供郎署使用——滿足這些條件就能有做官的資格。

若說“任子”是貴族子弟入仕的最快途徑,“貲選”便是地方富豪子弟入仕的捷徑。

只是相較於任子而言,貲選看似面向全國,卻有著嚴格的財產、身份、才能等苛刻的要求。

然再苛刻,一般人也難以摸到其門檻。這也就導致了無論朝中還是地方,居高位者要麼家中有權,要麼家中有錢,平民百姓無任何機會。

雖還未到中州“上品無寒門”的地步,實則也未好太多。

大越王朝最後的風雨飄搖何嘗沒有這個原因在?

史弼即位以後沒有延續這兩種取士之法,改為徵辟和察舉取士。

即由朝廷直接聘請當地有名望之人做官,亦或由地方高官透過考察,薦舉一些有德行才幹的人,通常是官府屬吏,朝廷再從中選拔出真正有用的大才授予官職。

選拔出來的這些人會先前往郎署做郎官,滿一年後由郎署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就會被賜予官職。或在朝廷任尚書、侍御史,或在地方任縣令、長、丞。

若不合格則會被撤換,同時薦舉者也會受懲。如此就可防止一些別有居心的地方官以權謀私胡亂推舉人,同時亦避免了大量無才無德的人進入官場。

這兩種方法雖仍然無法觸及到更底層,至少不再是“父死子繼”。

出身、地位及財勢不再成為唯一的衡量標準,一律以才學、德行為選拔要求。若想升任更高官職,也必須靠功績和資歷。

雖然這套選拔任用制度仍不成熟,卻已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有一種方法更能保證取仕公平,然一口吃不成胖子,眼下條件尚達不到,必要先興官學,如此既可讓平民學到知識,還能持續不斷為朝廷輸出人才……從長遠來看,平民有了執掌朝政的機會,便能與功臣勳貴分庭抗禮,朝政就不會再被權貴所壟斷。”

這是姜佛桑曾從先生處聽來的,不知同樣的話史弼夢中可曾聽到過。

觀他在位那一年間似乎並無興官學之舉,應當是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姜女貴不可言】 【】

鄔釗是誰,沒人知道。

到處探聽也打探不出絲毫訊息,像是憑空冒出來的。

這簡直是胡鬧!

朝臣一反在琦瑛妃晉位一事上的讚許態度,眾口一詞表示反對,直言不合規矩。

無論是徵辟還是察舉,亦或按資按歷,這個鄔釗都不合規矩。

無寸功於國,又無聲名顯世,甚至連來歷都不清楚,如此平步登天,誰人肯服?

若任的是尋常官職倒也罷了,偏偏是據守重鎮手握雄兵的東寧州州牧。

一時間滿朝皆是抗議之聲,希望國君能收回成命。

偏史殷奇這人就喜歡逆著來,旁人越是反對的事他就越要做成。

他堂堂一國君主,連想用個人都要被臣子指手畫腳,豈非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