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鶻戰船屬於小型戰船,頭低尾高、前寬後窄,船首有鋒利的鐵質尖刺,舷上左右置浮板,形如鶻翼,翅助其船,可增大船體所受浮力,使船能平穩航行,即使在海上遇到再大風浪,仍可乘風破浪前進,抗沉性與穩定性皆是最優。
“已交給匠師,他們正在研究。另外我也有些想法——”
兩人去了其中一間塢室,不一會兒總匠師把那幾張圖紙送了過來。
蕭元度展開五牙戰艦那張:“重型戰船,其弊首在航速,再有就是風浪漲天時易有傾側之危。然要作深海遠航,又非此船不可。我意可將五層減為兩層,長寬適當加大,同時多配槳櫓、輔以風帆,如此便可將航速提高,戰力稍減但靈活增強,還能減少用料耗時。”
又抽出另一張:“要想水戰取得勝利,高大堅固的戰船必不可少,作戰中還要儘可能應用火器、靠火攻取勝。你這個拍竿給了我啟發,可以再加一種手擲的火飛爪,擲出之後紮在敵船、敵兵身上,便可將其引燃——”
他沒有詳說,姜佛桑心知肚明。
戰爭本身就是殘酷的。必爭之地,你死我活,容不得仁慈。
對敵方仁慈,就是拿自己和士卒的命獻祭。
頷首表示讚許,“你的主意甚好。”
兩人之後又討論了些別的。譬如將拋石機改為威力更大的巨石炮,運用床弩和一切能對敵方造成嚴重損傷的大威力遠端武器,使之與船隻結合……
在聊完船體防護後,蕭元度插了一句:“這些又是你那位先生所教?”
姜佛桑搖頭,片刻後又點頭。
先生沒有教她這些,圖紙是先生走後她整理先生留下的書稿時發現的。
一併發現的還有許多未及實施的治國良策。
看完之後諸多慨嘆:若果史弼和先生沒有鬧掰,他二人聯手,能把南州打造成何等樣的盛世?
只可惜……
圖紙畫得甚是潦草,她那時也並不知道這些圖紙的價值,看過之後便就收了起來。
今世憑著記憶回想,只得一個大致輪廓。
便延請了一位匠師,跟著他學了許多造船相關的知識,比如船舶結構、個戰艦功用特點……
當由外行轉為半個內行,記憶中的模糊輪廓逐漸清晰起來,最後躍然紙上。
這船樣倒也不是隨意畫就,要根據行江航海實際需要確定長寬並寫上,以及船上舵與桅的大小、各處板的厚度等等,還有用料若干、人工若干、共計造價若干一併估算出……
定型後便於成批施工建造,只需將圖紙畫上多份,分發至各船場。
不過除了東寧,她目下尚不打算給別處。
蕭元度道:“有了這個,比依樣仿造要準確得多。你那個先生的確了得,你請的匠師也很不錯,不過——
頓了頓,看向姜女,“最厲害的還是阿娪。”
另一章不一定有,別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