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7章 待時而動

“無論如何,大燕是真地走到盡頭了,不過是多續幾年的命而已。”

姜佛桑望著樓下眾生百態,忽而發問:“對於接下來的局勢走向你如何看?”

“容臣斗膽推斷一二——”

商泉陵沉吟片刻,徐徐道來。

“局勢走向的關鍵還在蕭琥。待到蕭琥穩定了京陵以及南地各州的局面,對滄州用兵是早晚。南州亦是他虎口之食,哪怕頃中州之力也必要拿下。

“倘或蕭琥撐不過今年,長公子蕭元胤如能平穩接位,蕭家統領重兵,他又大權在握,那麼兩三年至多三五年間,時機成熟,禪位之事十之八九將會再次上演。”

不同於裴遨那回。裴遨過於急切又一意孤行,以致處處授人以柄貽人口實。

而以蕭元胤以往的行事作風來看,這些大概都會被避免掉。

蕭元胤秉節持重才德兼備,又擅安撫人心,那麼與京陵眾世家的矛盾應當也能得到緩和,畢竟還有何氏這層關係在。

內部矛盾解了,尚有外部局勢。

崇州最初也在勤王之列,卻被涼州拖住了步伐。實際掌權人扈長蘅權衡之後,當機立斷,改變了策略。

等蕭琥入主京陵,崇州也吞下了涼州。

倘有一日蕭元胤代燕自立,坐擁秦崇涼三州的扈家會否也選擇割據稱王呢?

還有虎視眈眈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的北涼……

“與那些外部矛盾相比,滄州遠算不上十萬火急。更何況蕭元胤此人頗重手足之情,滄州有五公子駐守,他大約寧可選擇先對付北邊。不過,”商泉陵頓了一頓,“五公子是駐守滄州的最佳人選,卻也是最危險人選。”

道理等同,蕭元度亦重手足之情。

而這一點沒有人比熟知前世的姜佛桑更清楚。

她沉默片刻,繞過了這個話題,“如你所言,蕭元胤若上位,南州與中州將進入一個相持階段。”

商泉陵頷首:“最好的結果是停戰交好,互通使者。非為臣屬,而是約為兄弟之國。”

在這一階段最該做的就是韜戈偃武、息軍養,增修德、待時而動。

是以修好中州是必要的。剖符定約之後,中斷已久的商貿往來便可接續上,這樣兩國都受益。

提防亦是必要的,也必然是相互的,所以交界的關口仍然需要重兵防守。

這一切當然不會是久遠之計,重點還在於最後的“待時而動”上。

南州雖傍山靠海有險可據,卻是利守不利攻,換個角度來看亦是對自身的封鎖與捆縛。

不想他日成為別人盤中食也好,自身想要成就一番霸業也好,必下滄州。

以此為依託,進有建瓴之利勢,退有重險可蟠據。鼎足之勢若成,則中州可圖。昔日漢高祖不就是如此這般定的天下?

不過,縱使兩國修好,就滄州這塊爭地恐怕還有的扯皮。

卻也不懼,蕭家若然代燕,還憑何要回燕朝的領土?真要那麼算,百多年前當時的滄州之主還曾舉滄州歸屬大越。

舊賬是扯不完的,大家都要往前看。

“兄弟之國。”姜佛桑散漫一笑,“或許罷。”

蕭元胤在位時尚好說,等蕭元胤不在了,南州與中州必有一戰。

要麼中州一統後揮師南下,要麼中州再次陷入動盪,南州趁勢興兵北上……

而這中間的時間,便是南州積蓄實力發展壯大的絕好機會。

訣竅她亦知曉:止戈興仁。

兵戈可興,是為以戰止戰。因為實力永遠是維護正義的矛與盾,國家的尊嚴永遠只在馬蹄之下劍鋒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