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姜曦,小名阿姝那,未滿月便被立為太女,十四歲因火燒民居闖下彌天大禍而被放逐出王城……世上最怕的人是她阿母,世上最敬的人是她阿母,世上最愛的人還是她阿母,其次是她爹。
如果說佛桑是孤月,必不可免帶有一層清冷底色。姜曦就如中天之日,是隨時散發耀眼光芒的熾陽。
她生而便是天之驕女,繼承了雙親全部優點,文武兼備、智勇雙全。
佛桑欠缺的武力值在她這也補足了,後期的她甚至比她的母親更殺伐果決、更鐵腕鐵血。
她有廣闊天地、天生自由,她沒有一日困於閨閣,可以盡情的揚鞭策馬、揚帆破浪,她在愛意包圍裡成長,沐浴著南州最自由的風,在最溫暖的日光照耀下長大。
溝溝坎坎仍免不了,但她會在這一過程中成長為一個最優秀的繼承者——繼承母親的志向,踩著父母的腳印,往前走,走得更高、更遠。
那時的她會比任何人都認同她的母親、理解她的母親……
我為什麼要交代這麼詳細呢?因為這個番外大機率是不會有的。
哈哈哈哈,實話說,我現在有種刑滿釋放的感覺,一撂手就撿不起來了。
可能還因為我的精力實在到頭了,我的最後的耐性都用在給佛桑一個結局上。
佛桑像我養的紙片人女兒,我感覺肩負著對她的責任,無論如何要給她一個交代,要給她一個結局。
我希望她好,希望故事開始時身如飄萍的她在故事落幕時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
相比較而言,即便是她的孩子也要往後捎一捎。
而且在阿姝那的故事裡,佛桑和蕭五都將不可避免的老去,而我本身其實不太想看到那樣的結局。
所以關於後續想得多,但也就是想想而已,不怎麼想寫了,不寫下來就不用面對hh。
最後說點心裡話吧。
這本書寫到後來,慢慢意識到寫的確不怎麼適合作為消遣。至少於我而言是這樣。
尤其連載、日更的形式,在三次元無法兼顧好的情況下,短時間還行,長時間實在消耗不起。
長達一年多的連載,到後來真的是身心疲憊。不誇張地說,上班如上墳下班也如上墳。
它無法再成為我忙碌生活中得以喘息的避風港、小空間。
有段時間我發現自己好像喪失了熱情,無法再純粹地享受寫作這件事情。
有些沮喪,想放棄,但不甘心。
一來始終還有人看,二來給佛桑一個結局也是我必須完成的執念。
就用各種辦法調解,放鬆心情、解除安裝軟體、縮減大綱、砍掉無謂支線……
狀態總算稍有些起色,最終也做到了給書中人物、給大家,也給自己一個交代。
但這對故事本身來說並不好。
對追更的大家也不好。
在這裡說一聲萬分抱歉!
其實上一本就領會過了這個痛苦的過程。
但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時間一久,一蠢蠢欲動起來就什麼都拋之腦後了。
好在寫完一本我通常會喪失表達欲很久,也不知何時再相逢。
千言萬語,還是感謝吧——
感謝陪伴到這兒的人。
感謝支援理解。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