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震南聽著自己兒子的“震驚”宣言,以他的心境都心潮翻湧。
洪震南緊緊地盯著洪康的眼睛,彷彿要從他的眼睛裡看出什麼來。
可是,洪康的目光淡然而堅定。
他毫不眨眼,顯示他的決心。
“阿康,你可知道,說出這句話意味著什麼嗎?”
洪震南的語氣放柔,充滿了勸導之意。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有多少年紀輕輕就武藝大成的人,想要一登天下第一的寶座,最後都落得個慘淡收場。”
“阿康,你的功夫雖然已經超過爹了,但是世上能人無數。”
“武林有句老話叫:言必稱三,手必稱拳。意思是能人背後有能人,凡事讓人三分。”
“更別說你還想要洋人上場,這不更是亂了套嗎??!”
洪康靜靜地聽洪震南說完,沒有急著反駁。
“爹,你覺得我是那種在意“天下第一”這種虛妄的東西的人嗎?”
洪震南輕哼道:“以前我覺得不是,現在我看不準了。你從小聰明,學武天賦比我好,人也主意多,可這主意一多,人就容易走歪了。”
洪康不管洪震南話裡的意思。
“爹,我已經明勁、暗勁,皆至大成。”洪康說這話時並沒有驕傲之情,很平靜,“可我——看不到化勁的路。”
聽到洪康說起來這個,洪震南張張嘴,想要勸慰,卻不知從何說起。
難道跟兒子說,你的功夫已經很高了,不用再提升了??
那麼多習武之人,能達到【化勁宗師】的又有幾人呢?!
洪震南也是武人,他知道特別的有天賦的武人,哪個不是想要更上一層樓!!
而自己兒子有天賦嗎?
那自然是天賦異稟的。
洪康繼續掰扯道:“咱們家的《洪拳》傳承不全,沒有涉及到“化勁”的知識;而這些年認識的人裡,也沒有化勁高手,彷彿這世上已經沒有化勁級宗師了。”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遠的不說。
像是董海川、楊露禪、李景林、孫祿堂這些前輩,必然是【化勁】級的宗師。
“所以,兒子想透過舉辦這個比賽,看看有沒有可能吸引到一些高手。”
“不敢奢望能遇上化勁級宗師,但是或許可以從來參賽的高手嘴裡,打探到些許關於化勁級的奧秘。”
“也許他們本身不是化勁級,但是有些許這方面的傳承。”
頓了一下,洪康接著再說。
“就算這些目的都達不到,那也可以推動我們武術的發展,提升我們華人的自信心,不至於給人我們很弱小的印象。”
“同時,控制在一定範圍的比武,也能夠豐富武者的實戰經驗,或許讓能讓我觸類旁通,有所啟發。”
“總不能像以前那樣,一家家的上門切磋。”
“碰到心胸廓然的人,切磋也就罷了;”
“要是那種心氣兒不是很順的,切磋就變成了踢館,那不就是結仇了嘛!”
沉默了許久。
洪震南問道:“你打算怎麼吸引那些人來參賽?”
“獎金和榮譽。”
“並不是所有習武之人都是富有的,習武之人也要吃飯,有的武者日子過得很拮据,所以獎金是必不可少的;”
“至於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