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翻開,洪康就沉了進去。
這個年代沒有網際網路,不是資訊大爆炸的前世,沒那麼多的書籍隨便瀏覽。
所以,洪康養成了一個好習慣。
看書的時候是慢條斯理,專注於其中。
“《虎豹雷音法》不是用來打架的,而是用來發聲長功夫的。”
這本書裡開篇明旨。
洪康讀到這一句,眼前一亮。
再接著往下看去,心思沉浸下去。
不知不覺,日頭就西斜了。
微黃的陽光灑在院子裡,花草都被染上了一層金妝,看起來格外美好。
……
一連近一個月,洪康都在研究總結各門各派的練髓特點。
除了日常處理一下【黑水集團】的工作,洪康是一門心思撲在功夫上。
簡直比他剛學拳的時候還要著迷。
最後,他發現所有的練髓竅門,歸根到底就是一個東西——聲音。
無論是《虎豹雷音法》的模擬滾滾雷音;還是《大蟾氣》的過海底上脊椎,撐命門入玄關;亦或是佛門的唸咒,那些和尚念著“阿彌陀佛”敲著木魚……
都是在【聲音】上下功夫。
區別無非是鍛鍊的身體部位有所差異。
但究其本質,是相同的。
洪康總結了一下,當武者練拳練到一定程度,骨骼筋肉都已爽利堅實,此時功夫要向身內走,就是要沁進五臟六腑。
但這一步很難,就要用“發聲”來接引一下,聲音由內向外,勁力由外向內,裡應外合一下,功夫方能成就。
因為內腑柔軟,骨髓深藏,不能像以前練功那樣,只能依靠聲音來牽引。
“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它們的共性,結合一下各種法門的優點?”洪康自語道,“嗯?應該是可行的,不過得小心琢磨。畢竟是內腑,要是一個不慎傷了,養傷都得養好久!!”
唰!
忽然,腦子裡有靈光閃過。
洪康回憶起了一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