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啊,這道理好說,想要練到身上可不容易。要“悟”,要在實踐中體會,先要吃虧,在吃虧中增長見識。”
這道理,以洪康的境界見識自然知曉。
但是就在這第二步,這個世界的功夫和洪康知道的有了不一樣的地方。
因為,這一步,需要孕養氣感,為之後練出內氣鋪路。
內氣。
這就是和前兩個世界的功夫,最不一樣的地方。
因為,這是“煉精化氣”的路子。
可以煉化水谷精氣或者自身精氣為內氣,懂得駕馭內氣在體內奇經八脈中執行,並透過運氣達到以氣催形,形氣結合,內外兼修的效果。
洪康細細推敲。
因為有了內氣,習武者身輕體巧,所以像是周西宇和彭乾吾他們,可以做出種種看起來違反物理規律的動作。
這其中妙用如何,只有等洪康親自練上了才能知曉。
但洪康並不覺得,這個世界的功夫就沒有缺陷。
的確,“內氣修行”似乎很神奇!
像是現在功夫還沒大成的周西宇、彭乾吾兩人,就已經可以飛簷走壁,一躍四五米高;
後期更有《九龍合璧》這種隔空打物的法門,以及《猿擊術》這種獲得人體極速的奇功。
但是,據洪康觀察,他們的肉身貌似不是很強?!
別的不說,幾十年後的周西宇竟然會被槍打死??!
那可沒打在腦袋這種要害,只是在胸腹部而已!
洪康上一世達到“見神”境界,成為“金剛不壞之身”後,肉身強度再一次提升。
子彈進入面板不到一厘米,就會被筋肉給死死卡住。
而且,之前看周西宇和彭乾吾兩人動手時,拋開他們的輕功身法,洪康可以判斷出,兩人單純的肉身力量竟然只有兩百斤到三百斤之間。
和自己上一世巔峰時期差距快有十倍!!
這可不是洪康瞎說。
兩世修行,近百年的時光,讓洪康對身體的瞭解,猶如掌上觀文。
雖然他沒有專門學習過醫術,但說到對身軀各器官結構的瞭解,那些頂尖的外科醫生,可沒有洪康來的清楚。
畢竟以他可以“內視”,“見神”,醫生只能透過儀器觀測的人體內部,他可以直接觀看到。
洪康從周西宇、彭乾吾的身形、舉止、起跳落地的聲音,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他們的身體力量。
之所以,只能說是大致,是因為有“內氣”這一力量在,也許會有誤差。
但就算是有誤差,如此天差地別的身體力量,讓洪康在面對“內氣”這種可以飛簷走壁的修行力量的時候,心裡一下子有了底氣。
至於最後的【神明】階段。
就是《太極拳》運用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即所謂“純以神行”。
彭孝文教導道:“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此時無招勝有招,看似無心勝有心。外人所說的《太極拳》的四兩撥千斤,其實是這個層次的高手才能做到的程度。”
“而到了這個層次,才有資格修煉我【太極門】的絕學《九龍合璧》!”
“不然,就算拿到《九龍合璧》,也練不成!”
“阿康,我第一次見你,就發覺你氣血筋骨驚人,而且思維敏捷,舉一反三,這才收了你做關門弟子。”
“希望未來,你可以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