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章 身要松,筋要抻

走了幾個小時後,那些小孩子已經很累了,白玲提議休息一下。

在他們休息之時。

洪康讓趙心川演練一下拳法,看看其進步。

白玲和那些小孩子們則坐在一旁望著趙心川打拳。

趙心川身體自然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前,兩臂自然下垂,兩手放在大腿外側,目視前方。

兩臂慢慢向前平舉,同時微微吸氣。

接著兩腿屈膝下蹲,同時兩掌輕輕下按。

洪康看了趙心川這起勢,臉上露出滿意。

心道:“小川的頭頸正直,身體放鬆,兩肩下沉,兩肘松垂,算是有了一絲火候了。”

接著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手揮琵琶、摟膝拗步、左右攬雀尾;

單鞭、雲手、雙峰貫耳、海底針、閃通臂、搬攔捶、如封似閉、十字手,最後趙心川氣息下沉,徐徐收勢。

白玲他們是外行人,只覺得趙心川的拳法打得很順暢、很好看,至於其他的,他們也看不出來。

但以洪康的眼力,自然清楚趙心川如今的層次。

套路招式純熟,但是過於刻意。

洪康點評道:“小川,你的拳法已經很熟了,但是【拳感】還很不足。”

趙心川:“拳感??”

洪康說道:“對,你太過在意你的身體、四肢的動作標準,而忘記了一個字——松。”

“練《太極拳》全身要松,不但筋、骨、肉鬆,人的五臟六腑都應該松。”

“要鬆開、要松淨、要松沉。不松,那就是捱打的架子。”

趙心川問道:“師父,我該怎麼做?”

洪康直接告訴了其訣竅:“就四個字——抻筋拔骨。”

洪康見過彭乾吾教弟子,在這一步,就是讓那些弟子勤加練習,說是拳練百遍,其義自見。

洪康則不是如此。

在他看來,在練拳的築基階段,一定要講清楚,別讓弟子形成自己錯誤的固有印象,那樣以後糾正起來,都很麻煩。

就跟讀書一樣。

在三四年級的時候,就應該訓練好小孩子的思維邏輯,不然以後學習起來會很吃力的。

洪康繼續說道:“透過“抻筋拔骨”,讓你的身體各大關節全都鬆開。”

“比如說上肢的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下肢的踝關節、膝關節、胯關節,以及身體背後的脊柱二十四個大關節,都要拉拔鬆開。”

“放鬆不是虛弱,是把你的骨節拉長。只有骨節拉長,才能節節貫穿,氣血才能流暢,經絡才能通暢。”

“所以,小川你在練拳的時候,一定要從動作鬆軟中找感覺。然後以腰代手,無論練拳中的什麼姿勢,都要掌握好力源,以腰送出。”

“明白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