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夫!人身難得,光景易遷,罔測修短,安逃業報?”
“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得終,若臨歧一念有差,墮於三塗惡趣,則動經塵劫無有出期……”
“……釋氏以空寂為宗,若頓悟圓通,則直超彼岸,如其習漏未盡,則尚循於有生;”
“老氏以煉養為真,若得其要樞,則立躋聖位,如其未明本性,則猶滯於幻形;”
“其次《周易》有窮理盡性致命之詞……”
聽聞道言,張三丰若喜若思。
環顧四宇,此處奇異空間不大,不過方圓三里左右,無有其餘事物,只有一尊栩栩如生的等人高的石像,矗立於此。
石像背影魁梧,服飾高古,不類近代。
張三丰走近一看,見到此人面相莊嚴,仙風道骨,嘴角猶帶著安詳的微笑,面上肌膚神情都與生人無異。
“這不是石像!乃是真人…!”
“法身?遺蛻?……”
他能夠感應到,這具肉身的不凡程度。
從外界留下的文字看,此地建造起來將近千年時光,可這具肉體卻至堅至硬。
血肉之軀對著時間流逝,似乎整個人轉化為另一種不知名的堅硬物質,猶如亙古不磨的石像。
張三丰身體光芒一閃,太極圖化作的衣袍隱去,腳踩虛幻幻象,四周演繹森羅永珍之感,顯現出無數迷離之色的小空間。
“可是,其中的真靈呢?”
“那段隱約的道言,更像是一種留聲手段…”
這時,張三丰在其前方發現了一行字。
“張伯端證羽化飛昇於此!”
張三丰童孔一眯。
紫陽山人,張伯端!
原來是這位…!
根據他收集到的資訊,這一位在此方世界堪稱後天異人之祖師,後天修習的異人在進階的過程中是一定少不了學習張伯端留下來的經典。
而問題是,這個名字,張三丰並不是僅僅在這裡知道,就算在自己的源世界,張伯端也是丹道大家,一脈之祖!
“不過,這是羽化飛仙了?”
“怎麼狀態那麼奇怪…?”
按照,張三丰的理解,張伯端作為全真南宗祖師,講究個“性命雙修”,若真是羽化飛仙,為何還會留下肉身?
“難道說……此方世界只能夠精神超脫不成?”
“還是說,哪怕以張伯端的道行境界,也無法做到肉身成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