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將坎位心中寶,點化離宮腹內陰……”
張三丰的肉身在散發著寶光,溫暖陽和,如同道理的光輝。
知白守黑,神明自生。
種種感悟自心田流淌,《太極經》的真言不斷在改變、昇華。
“乾坤二用無爻位,周流行六虛,往來既不定,上下亦無常………”
“………幽潛淪匿,變化於中,包囊萬物,為道紀綱,器用者空,坎離沒亡………”
“………陰陽為易,剛柔相當,青赤黑白,各居一方………”
道音渺渺,異象紛呈。
太極圖的旋轉中,黑白二色的光芒各佔一方,同時,龜妖身上有青光升騰,火蛇那方赤焰玄輝閃耀,四色光彩,佔據張三丰的四方………
在這地氣天勢的壯闊格局下,張三丰的金丹彷彿置身於天地烘爐中,得到了反覆的淬鍊,他對陰陽、太極的理解,一一與這天地變化印證,而後化為數不清的感悟融於自己的一顆道心。
武道領域在緩慢而堅定的擴張,彷彿要涵蓋了整片天上地下!
氣蒸雲夢澤,涵虛混太清。
張三丰不禁開始口誦真言:
“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洩………”
“……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
“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裡種金蓮………”
道言包含著張三丰對天地萬物、自然宇宙的理解——也就是“道韻”——逐漸的被兩尊異獸消化吸收,尤其是,青龜和火蛇兩者的力量特性,和張三丰傳下的“道韻”是那麼的契合!……
也就是在這聯絡緊密的時刻,張三丰以一種奇特的視角,察覺到了這一龜一蛇的大致情況,彷彿看到了二者從誕生至今的所有經歷……
原來,
兩者根本就不是所謂的龜妖蛇妖,而是天生地養的精靈。
二者乃是這片雲夢大澤自我孕育出來的坎離之精,再結合了地氣天勢,以及周遭生靈千年的祈禱影響,所誕生的近乎於先天神聖之屬~!
至於龜體蛇形,只是二者的外在表現。
故而,兩者身上才有著氣運福德,那是萬千生靈對於這片雲夢大澤的感恩,從而有些許福澤惠及到了一龜一蛇身上。
正是因為跟腳非凡,底蘊遠超過那些普通的妖怪之流,所有,二者才至今沒有化形,甚至連智慧都增長的極為緩慢。
彷彿在等待著什麼時機。
而張三丰的出現,令二者真靈深處本能的開始雀躍。
半晌後。
黑白太極圖收斂,各種天地異象散去。
張三丰身子落地,一龜一蛇匍匐其足邊,雖然雙方體型相差頗巨,可是張三丰才像是那個主導者。
他道:“從今往後,貧道就在此立道場了,你們就跟著貧道吧!”
在他和兩尊靈物之間,他感覺到了一種神奇的緣分。
青龜火蛇齊齊呼道:“見過老爺。”x2
聲音稚嫩,竟如人族幼童般。
………………
雲夢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蒼龜潛淵,玄蛇乘霧,往來嬉戲,竟亂人間。
道人駕雲氣,乘遺風,施大神通,倏眒倩浰,雷動犬至,星流霆擊,日月蔽虧,交錯糾紛,乃降之。
《荊州志·雲夢澤》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