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康不置可否,又問:“慶之,你呢?”
孫慶之言道:“無論是人還是妖,哪怕是靈智未開的野物,皆是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
這話很明確的表達了他的想法。
孫慶之在正式加入【太平軍】前,可是遊蕩各地的賞金獵人,所見所聞自然造就了他不一樣的觀點。
洪康不置可否,再次望向鬼郡君。
“薛郡君,不知心中可有答桉了?”
鬼郡君在聽了辛十四娘和孫慶之的說法,一直不動聲色,事實上,她覺得兩人說的都有些道理。
於是,鬼郡君把這個皮球踢了回去。
“閣下的看法呢?”
看出鬼郡君不欲直言,洪康輕聲說道: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當一個生靈誕生的時候,作為一個生命,他本能的就想要活下去,想要活下去就要爭奪資源。”
“所以,但凡是生靈,其本身其實是一個要自私自利奪取資源的生命體,自然不存在善良這一說,但一定就是壞的嗎?”
“但是,究竟什麼是善、什麼算惡?你們真的清楚嗎?”
洪康目光掃過三者,緩緩道:
“現在我們心中的善惡觀究竟是哪裡來的?而什麼樣的善惡觀才是正確的?”
“我舉個例子。”
“餓了要吃飯,是任何生靈的本能。”
“無論是薛郡君你說的狼吃羊、羊吃草,還是人吃五穀雜糧,植物吸納各種養分………”
“我們知道,有的野獸會吃同類,有的甚至會吃自己的幼仔,這在我們看來是極為殘忍的。”
“當然,人類中也會發生“易子而食”的情況,但這不是常態,而且,就算這麼做了,心中也明白這是不人道的慘事。”
“那如果換個角度來看,若是讓吃同類的野獸來評價人類,它們或許會覺得人的腦子有問題,居然連同類都不捨得吃。”
“而如果讓吃素的動物來評析人類,它們或許會覺得人類殘忍至極,居然會吃肉………!”
這個例子舉得生動形象,但也著實讓三者的思潮不斷翻滾。
洪康繼續道:“歸根到底,所謂的善與惡,我們是用人類的善惡觀作標尺的,自己評判自己的。”
“私以為,真正的邪惡,應該是不分善惡,甚至以惡為善,以善為惡。”
“當一個生靈覺得惡事是壞的,善事是好的,就說明其有了是非觀,那就是善的,因為其打內心裡覺得善好而惡壞………”
“不然,為什麼把善叫善,惡叫惡呢?!”
這一頓善善惡惡的論調,十分注重邏輯性,鬼郡君和孫慶之勉強能理解一點,而辛十四娘完全就是聽得雲裡霧裡的。
但此時,幾人已經不再糾結於最初鬼郡君問洪康的問題了。
………………
幽暗森林,曠野空地。
虛空突然一陣扭曲,四道身影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