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章 診病!

這也是陸則這幾天教她的。

說直白一點,就是她現在好歹也是個神醫了,至少有些架子就得端得住!

就像眼前,王嬤嬤雖然是宋家大太太身邊有頭有臉的嬤嬤,可是說白點,也不過就是個奴兒!

一個奴兒,就算是再有體面,那也該是主子給了才有的!

現在連宋家都得請她這個神醫出面去診病,她倒是真沒必要對一個奴兒太過客氣,也平白的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那些貴胄有錢人,其實十之八九呢,說透了就是J人!

你對他們越是平易近人,他們反倒還會懷疑你這個神醫是不是名符其實,又或者會覺得你這人太好欺負,肯定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本事。

所以有些時候對待他們的時候,你還真得端著。越不苟言笑,越遺世獨立才好!這樣越是高不可攀,她們才會愈發覺得你深不可測。”

這是陸則之前對她所說的原話,樂音覺得十分有道理,所以現在也就開始按著他所說的那般操作起來。

看起來似乎還不錯!

竹息送完王嬤嬤回來,笑著走到樂音身邊回稟:“那嬤嬤被送走了,一路上還不忘繼續試探我,拐彎抹角的問您之前救治病人的情況。

我也沒隱瞞,就將您在北山村救人的事情對她說了,結果那婆子當場就感慨說,您是醫仙下凡什麼的,怕是這會兒回去,也肯定不會忘了在那位大太太面前吹噓誇大的。”

樂音點了點頭,對於王嬤嬤回去之後是不是會對著那位大太太吹噓什麼,她倒是不太感興趣,她在意的,還是明天要上門的宋家母女倆。

“大機率,應該問題不是出在那位大姑娘的身上。可若是這問題出在羅家那位二少爺的身上……”樂音有些頭疼的抬手扶額,剩下的話並沒有接著往下說。

因為她很清楚,如果她的猜測是事實的話,那這件事情想要來個皆大歡喜的大結局,怕還真是難度不小。

畢竟那位二公子就算再如何,那也是羅郡守的嫡子!你現在過去告訴他,可能你開葷到現在還沒有個孩子,其原因並不是別人不行,而是他自己不行……

若是這話說出去,怕是下一刻她就得面臨這位看起來溫和有禮的公子追砍到天涯海角……

可若是不說的話,又該如何才能在不引起他懷疑的情況下,讓他心甘情願的過來診脈呢?!

這還真是個大問題!

不過,樂音卻並沒有在這件事情上太過費神,因為她很清楚,如果真的問題出在那位二少爺的身上,怕是宋家人會比她這裡還著急。

等她看完了宋家那位大姑娘之後,再將這難題甩給宋家也就是了!

和之前王嬤嬤約定好的時間差不多,第二天一早,宋大太太便帶著已經嫁為人婦的女兒,來到了樂音她所歇息的客棧廂房。

為了今天方便與宋家母女說話,陸則一早就讓竹息推著去了隔壁的廂房,而這邊,現在就只剩下了樂音一個人,招待同樣只來了母女倆並王嬤嬤還有一個貼身丫頭的宋家母女。

相互之間簡單的介紹見禮之後,王嬤嬤也就直接開門見山,將她們這次主動上門來的目的提了一下,同時自然是希望樂音可以幫忙想想辦法。

樂音這邊甚至不用她開口,竹息已經轉入裡間為她取來了藥箱。她示意那邊從進門就不曾開口說過話的宋家大姑娘將手腕放倒了桌面上的藥枕上,然後旁邊伺候的丫頭立刻上來在她的腕上搭了一條薄薄的絲帕。

樂音探手把脈,大約一盞茶之後才收回手,迎著大太太期待的目光,她緩緩的開口道:“大姑娘鬱結於心,還是得需要多多紓解才好!

別的地方並沒有什麼大毛病,有些許的宮寒,我一會兒開個方子調養一下,也就無大礙了!”

“那,那子嗣的事情……”大太太聽樂音說完,卻也沒有聽出個什麼重點,不禁有些著急的開口問道:“若是她像是娘子所說的一樣無礙,又怎麼會嫁入羅家這麼多年,還是膝下空空呢?!”

“太太,那大姑娘嫁入羅家之前,姑爺身邊可有房裡人?!”樂音一邊將藥枕往藥箱裡收拾,一邊笑看著大太太反問了一句。

大太太微微一怔,下意識的扭頭去看旁邊坐著的大姑娘,示意她給個答案。

“有三個通房丫頭,因為是從小就陪著夫君的家生子,我嫁過去之後倒也沒有將他們怎麼樣,第二年還給抬了姨娘。

但是,母親說那幾個通房之前是一直沒停湯藥的,直到我嫁過去的第三年,才給她們都停了湯藥,可是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到現在位置,夫君膝下依舊是沒有一兒半女。”

大姑娘說話間已經忍不住的捏著帕子捂住了臉,帶著十成十的委屈哭出了聲:“婆婆小姑還有妯娌都責怪我嘲笑我,說我沒本事,是個不會下蛋的母雞;到了家,阿孃也怪我,說我籠絡不住夫君,生不出孩子……

可是,這麼多年,他身邊的女人還少嗎?!

又不是隻有我一個沒有生出孩子,那些人,不都也和我一樣,到現在為止連個蛋也沒下嗎?!

為什麼你們都要怪我,都要來強迫我呢?!”

大姑娘的這番哭訴,像是刀子一樣的刺在了宋家大太太的心上,她原本就是因為太過擔心女兒,才會病急亂投醫的尋到了樂音頭上,如今聽到女兒這麼一場哭,她哪裡還忍得住,也隨著伸手將大姑娘摟在了懷裡,心肝兒肉的安撫起來:“阿孃哪裡是怪你,阿孃也是擔心你!

阿孃也是想著,若是真的是你身子的問題,那咱們就好好的診病吃藥,早些治好也能讓你早些生下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這未來總歸能多個盼頭,多個依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