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結束了節目。
電視機前,觀眾們意猶未盡的看著黑黑的螢幕,發出一聲聲滿足的嘆息。
蘇軾,一個傳奇的名字。
以往只覺得他高不可攀,有如懸掛在天邊的明月。
但經過易澤的這一番講述,觀眾們驚奇的發現,蘇軾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
當然,在才華方面,蘇軾絕不普通,甚至說是一枝獨秀,千古無二。
但是在尋常方面,蘇軾就是一個普通人。
喜怒哀樂這些常見的情感,他都有,而且感悟的更深。
“一個時代啊,在我面前結束了。”
“是啊,這種感覺,真說不清楚,但是還挺爽的。”
“數風流人物,還得看今朝!”
“蘇軾是華夏幾千年來在所有文化藝術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的通才,他擔得起這個唯一!”
“確實,詩詞歌賦書畫琴棋乃至政治,都是毫無疑問的天才級人物,最主要的,他還會做菜!”
“好男人,絕世好男人,這年頭要是遇著個蘇東坡,那真是十八輩子積來的福分。”
隨著節目的落幕,一股蘇軾熱毫無疑問的在網路上掀起。
研究蘇軾的人更多了。
同時,喜歡蘇軾的人也更多了。
越研究,就越能發現這個人的寶貴。
終其一生,難以找到太多缺點的全才式的人物。
攝影棚中,易澤從節目之中脫離。
手中還拿著一卷《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的墨寶,還是書寫自己所寫詩詞的墨寶。
論價值,換套房那是綽綽有餘。
只不過像這樣的東西,易澤解釋不清來路。
因此只能夠自己收藏了。
將書卷放到桌案上,易澤坐了下來。
因為本身變成了靈體,他並未感覺到什麼疲累。
嗓子眼也不會冒煙了。
這倒是一個好的變化。
看了一眼時間,已經是晚上九點了。
節目持續了兩個小時。
兩個小時就能講完蘇軾的一生嗎?
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
還有很多事情易澤沒有提到。
只是簡單的提取了蘇軾人生比較重要的幾個階段。
尤其是烏臺詩案。
這個階段堪稱是蘇軾人生的重大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