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辛夷將作廢的摺子撕碎揉成一團扔進紙簍,她就知道會是這樣,不由擔心起太子來。
韃靼諸部也一直是父親的心結,她知道韃靼賊心不死,一直想南下吞併南齊,所以父親的手札中有很多關於韃靼的事情。
她上輩子就熟讀於心,所以這一世重來得了機會之後,就立刻聯合太子與容王組建商隊,組建商隊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刺探訊息。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項原因,她一直沒有與任何人說,因為時機還不成熟,那就是分化離間草原諸部,挑起他們的矛盾,讓他們自相殘殺。
如今商隊才三進草原,對於草原深處的部族完全摸不清楚狀況,所以離間之計壓根就行不通。
還是時間太短了。
若是再給她三年,不,兩年也成,她的打算就能有個雛形了。
在這幾年間鞏固邊防,備邊榆林衛,只要榆林衛、漳平府軍事力量大增,有何懼韃靼鐵騎。
但是,明顯蘇辛夷的想法太過理想,只是因為出不出兵,何人帶兵,朝堂上已經鬧成這般境地,可想當年他父親出征之前,陛下是以何等心境送他離京。
蘇辛夷想到這些心情也很難愉悅起來,她微微地嘆口氣,歸根究底還是幾位王爺都已經長大,陛下雖然立了儲君,但是明顯朝臣各為其主。
這樣一灘渾水中,太子的處境自然是要步步謹慎。
“太子妃,您臉色不太好,是不是身體不舒服?”佘嬤嬤立刻擔憂的問道。
蘇辛夷回過神來,看著佘嬤嬤搖搖頭,“嬤嬤不愧是在宮中呆過的人,訊息靈通的很,若是還有其他訊息,嬤嬤要儘快告知我。”
佘嬤嬤點點頭,“太子妃安心,老奴自然以太子妃為先。”
蘇辛夷讓佘嬤嬤下去,自己坐下重新鋪紙開始寫奏摺,她已經有種預感,陛下暈倒,太子領兵之事只怕板上釘釘。
這種時候,陛下身體不適,太子應該留守京城,但是朝中形勢十分複雜,只怕會有人暗中推著太子離開京城。
蘇辛夷想到這裡神色一凜,這種時候太子離開,那她這個太子妃若是也跟著走了……
蘇辛夷凝神看著還未寫一字的摺子,幽幽嘆口氣,最終還是把筆收起來。
她上輩子跟著佘嬤嬤學了那麼多,沒能用在平靖郡王府,沒想到重來一回,倒是用在了宮裡。
將筆擱在筆架上,她站起身離開書房。
蘇辛夷知道陛下暈倒的訊息,依舊做出一副什麼也不知情的樣子,甚至也並未讓人去打聽後宮事宜,只在東宮安坐等候。
但是,就算是這樣,陛下暈倒的訊息,還是在正午之前傳到了東宮。
既然訊息已經正大光明傳了出來,蘇辛夷就讓人去元徽宮走了一趟,至少要在皇后面前表個態,免得被抓住把柄。
至於探病……
這可不是她一個能做的事情。
蘇辛夷立刻下令東宮內外,不得議論此事,且封閉東宮宮門,若有進出之人,必要呈報得到許可才可放行。
蘇辛夷的命令送到張鑑那邊,張鑑身為東宮總管,立刻將命令傳達下去。
同時心裡暗暗驚奇,太子妃反應可真夠快的,若是旁的大家閨秀做此事沒什麼意外,但是太子妃可不一樣,她是在鄉下長大的。
可見,這人啊,不在哪裡生長,看的還是腦子與智慧。
訊息傳達下去,東宮立刻安靜下來,之前若還有人想著太子妃得不得太子殿下信重,現在都不用想了。
這一天過得格外的漫長,蘇辛夷在東宮一直等著太子,直到月上半空才把人等回來。
聽到聲音,她立刻起身迎出去。
廊簷之下懸掛的宮燈被風吹得搖搖擺擺,將殿下的身影晃得搖曳不定。
燈光如霧落在太子的身上,清清冷冷,朦朦朧朧,整個人像是要融入這凜冽的夜色中。